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美媒文章:華人不會說中文太可惜了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9-03 08:45:23  


華人重視子女的華文教育,培養通曉中美兩國文化和語言的人才,才能在未來的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中評社香港9月3日電/中國經濟飛速增長,美國國內近年持續興起“中國熱。《紐約時報》近日發表文章說,在經濟危機導致失業率不斷上升的情況下,美國越來越多的大學畢業生對中國這塊充滿機會的新大陸趨之若鶩,紛紛到中國尋找工作,其中包括許多在美國生長的華人子女。過去,華人子女完成學業後常常往中國大陸找工作掙錢“鍍金”,以華人身份和流利的英語以及對西方的了解,在找工作方面一直擁有優勢,但時到如今,優勢已經不再了。 

  美國僑報轉刊該文說,許多到美國尋找工作的美國大學畢業生,只能說很少的漢語,或者根本不會說漢語,但這並不妨礙他們在中國尋找機會。而美國生長的華人子女,通常也只能說一些漢語,甚至也有許多人一點都不能說的。現在美國年輕人大量登陸中國,如果沒有流利的中英雙語,僅僅是華人身份已經不再被青睞,不再擁有優勢了。用人單位當然更喜歡英語漢語都流利,既了解西方文化也能了解東方文化的人才,只有這樣的人才才能獲得真正的優勢。 

  可惜這樣的年輕人很少。華人子女,從小移民美國的,家長常常唯恐孩子英語不流利,不斷地督促孩子多說英文,甚至有規定在家必須說英文的,完全忽視了中文的學習,結果孩子英文進步了,中文卻丟光了,等到家長發現,要求孩子在家說中文,孩子已經不會說了。許多美國本地出生的華人子女,或希望孩子融入美國社會而不重視母國文化,或因為工作繁忙無暇顧及,結果孩子就成了ABC,這些年輕人對母國文化了解很少或基本不了解,雖然認同華人身份,但並不認同華人文化傳統。 

  “華人不會中文太可惜了。”這句話現在常常被華人家長掛在嘴邊。確實,中國正在飛快崛起,即使在經濟危機席捲全球的形勢下,中國第二季的經濟增長也超過預期。這麼大的市場,這麼多的機會,即使從子女將來的就業考慮,華人不會中文是太可惜了。應該承認,華文教育不僅僅是“實用價值”,更多的應該是民族文化的傳承,但是“實用價值”確實改變了許多對祖國或者母國文化傳統不重視的華人家長,使他們開始重新思考子女華文教育的重要性。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