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分析:兩岸關係起波瀾 賴幸媛怎不出聲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9-03 00:22:53  


馬英九倉促拍板定案同意達賴來台,所徵詢的府院黨巨頭當中,卻把“陸委會主委”賴幸媛漏掉了。
  中評社台北9月3日電(記者 李仲維分析報導)兩岸關係因為達賴訪台而受到衝擊,當大陸各方面不斷對此事件釋出訊號之際,台灣主管兩岸事務的“陸委會”卻仍在靜觀其變,主管官員不是不露面、就是不出聲,馬政府從達賴事件的決策和危機處理,都有檢討的必要。

  馬英九倉促拍板定案同意達賴來台,這已是不爭的事實,在馬英九徵詢的府院黨巨頭當中,卻把“陸委會主委”賴幸媛漏掉了,而賴幸媛是主管兩岸事務的最高官員,馬沒問賴的意見,箇中緣由相當耐人尋味。 

  顯然在馬的思考當中,在同意達賴來台這樁決策上,兩岸關係並不是放在第一順位,如今大陸反映如此強烈,只能做後續的危機處理動作。

  這幾天以來,大陸國台辦兩度發出聲明、重要涉台學者提出嚴重警告、好幾個交流團暫緩訪台的行程,大陸方面不斷釋出訊號。但馬政府主管兩岸事務的官員不是不露面,就是不接電話,有點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氣氛,但空氣卻悶到極點。

  賴幸媛自88水患以後就沒有公開露面過,對於大陸對台提供的物資及援助,“陸委會”僅透過新聞稿表達感謝,讓人感覺有點冷淡的味道,對於沸沸揚揚的達賴事件,外界根本無從得知賴幸媛的想法為何。

  儘管“陸委會”發言人劉德勳表示將盡最大努力和大陸溝通,但用何管道溝通?溝通效果如何?至今沒有人能說個明白,所謂“希望不要影響兩岸關係穩定發展”,仍然只是台灣方面的主觀期待而已,馬政府目前能做的,似乎只有靜觀其變,一切等達賴離台之後再說了。


    相關專題: 兩岸新局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