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8月29日電/韓國首枚運載火箭“羅老”號經歷七次推遲發射後,終於在8月25日升空。就在韓國媒體和民眾開始慶祝時,韓國科學技術院卻傳出壞消息,稱“羅老”號搭載的衛星未能進入預定軌道,發射只能算是“部分成功”。韓國專家此前一再強調自己的火箭和衛星技術全面超越朝鮮,但事實表明其“宇航大國”之路還很漫長。
世界新聞報報道,韓國8月26日公佈了發射失敗的原因。據韓國《朝鮮日報》網站報道,教育科學技術部第二次官金重賢在記者會上說:“韓俄共同調查委員會的初步結論是,‘羅老’號發射過程中的一極、二極火箭分離、星箭分離是成功的,科學技術衛星未能進入目標軌道的原因在於發射初期衛星整流罩分離異常。”
據調查,在“羅老”號升空3分36秒後的衛星整流罩脫離過程中,只有一側正常脫離,另一側仍附著在上端,這種狀態一直持續至衛星分離的第9分鐘。金重賢說:“在第一階段出現的衛星整流罩分離異常導致無法控制火箭的角度,未能分離的單側衛星整流罩的重量也導致衛星無法獲得進入目標軌道的速度。”
“羅老”號於25日17時發射升空,在二級火箭成功點火後,韓國國內普遍認為發射取得成功;然而僅僅一個小時後,韓國教育科學技術部長官安秉萬就宣佈衛星未能進入目標軌道。
據推測,“科學技術衛星2號”到達387公里高度後,因不具備進入軌道所需的速度而墜入大氣層燒毀。韓國航空宇宙研究院運載火箭系統事業部負責人樸正柱說:“衛星失去重心未能進入軌道,在墜落地球時可能已全部被燒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