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8月27日電/北京奧組委高級顧問魏紀中認為北京奧運最好的遺產之一就是防腐經驗。魏紀中透露,奧組委決定評選過程在郊區,山裡進行,找一些隱蔽的地方進行封閉式討論,根本不讓投標的人“有機可乘”。
“奧組委躲進山裡避開走後門的”
《國際先驅導報》報道,8月22日,北京奧組委解散了。
這個名稱陪伴了中國人8年。從形式上看,這個機構不僅保證了第29屆奧林匹克運動會在北京成功舉行,而且還交付了一份滿意答卷:國家審計署公布的《北京奧運會財務收支和奧運場館建設項目跟蹤審計結果》中顯示,“北京奧組委收支結餘將超過10億元,同時在財務收支和場館建設上未發現重大違法違規問題。”
每每提起這份答卷,北京奧組委高級顧問魏紀中都無比欣慰。
早在前幾年,奧組委就聲明,中國希望北京奧運留下的遺產是建立了一個預防腐敗的體系。作為全程參與奧運申辦與舉辦的中國奧林匹克委員會前副主席、奧運經濟研究學會會長,魏紀中認為北京兌現了最初的承諾。他說:“你是頭一個問我這個問題的人,這其實是奧組委最願意分享的經驗之一”。
“作決策的人絕不參與談判”
《國際先驅導報》:奧組委一開始就提出“陽光奧運”的口號,把奧運期間的防腐工作提上議程,這背後出於什麼考慮?
魏紀中:自從我們拿下奧運主辦權,便意識到奧運這麼大的項目,防腐工作何其重要。這項巨大的投資牽涉到徵地、採購、國外企業贊助等等,根據過去的情況分析,每一項都是腐敗的高發地帶。而在正式開始操作之前恰好發生“北京市原副市長劉志華貪污”事件。從理論上說,如果他沒下台,很有可能掌管奧運會的建設工作。這件事無疑給我們敲響警鐘。所以奧組委一開始就提出“陽光奧運”,就是要把什麼事情都放在桌面上談,決不允許暗箱操作。
《國際先驅導報》:如何落實到奧運項目的談判之中?
魏紀中:我們秉承一個原則:作決策的人絕不參與談判。要知道,決策者參與談判很容易滋生腐敗。當然,根據具體情況,有些項目的後期需要決策人參與一部分談判,但是在起始階段一定不會參加。我當時作為評選小組的常委,也是招合作夥伴小組的組員,有時還管這方面市場開發工作。期間,我不會參加任何項目初級談判,更不會跟可能參與的贊助商見面或者吃飯。
“不讓投標的人有機可乘”
《國際先驅導報》:那當時找您的人應該絡繹不絕吧?怎麼處理呢?
魏紀中:當時的確有很多人找我,每個有投票資格的評委都會遇到這個問題。所以奧組委一致決定評選過程不在市裡進行,因為在市裡進行各方面都有可能找到你。所以我們都跑去郊區,山裡,找一些隱蔽的地方進行封閉式討論,根本不讓投標的人“有機可乘”。
《國際先驅導報》:如何能保證投票進行中沒有黑幕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