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用家裡或親人的錢堆起來的“小老板”,也是80後創業中的一道獨特的風景。但這道風景能存活多久,確實讓人擔心啊。
東京大學畢業的留學生瞿史偉今年26歲,如果細看,還能發現他臉上未脫的學生氣。2008年10月,他和一位日本校友一同注册了一家株式會社。公司裡有十多名員工,也都是他們的校友。他們有著相同的特點:幾乎都出生於上世紀80年代,都有著一個創業夢想。
瞿史偉分析說,80後的年輕人更具有創新精神。“80後出生的年輕人具有不守常規、顛覆傳統、勇於接受挑戰的精神,很多人不想按部就班地工作,從而走上創業這條道路。”
10年前,瞿史偉被複旦附中選拔為交換留學生來到日本。高中三年過後,他考入了東京大學工學部。在大學期間打工時,他認識了不少中小企業經營者。他們有許多業務需要通過香港再轉向中國大陸,環節過多、時間過長、報價過高。那時,瞿史偉就自告奮勇為他們做向導,帶日本經營者到中國考察、聯繫業務。時間久了,瞿史偉的朋友越來越多,找他幫忙的人也越來越多。於是,在大學上學時他就注册了一家會社,以方便業務開展。但在瞿史偉眼裡,這只是作為社會實踐的“小試牛刀”,對於學業他並未懈怠。在工作中,他結識了東京大學的校友,也就是現在會社的合夥人。他的創業夥伴和員工都是朋友間“交往”出來的。
近年來,在日本IT行業曾經湧現一撥華人創業熱潮,那時的先行者們,雖然現在有幸存者,更多的是喧嘩登台,悄然落幕。瞿史偉說:“他們多是人才派遣,沒有扎實的用戶基礎,也沒有技術和應用基礎,遇到泡沫自然會倒掉。我們會社都是東京大學的專業人才,做的大部分都是市場最需求的應用層面和技術層面的東西,對新的項目沒有抵觸感,很願意做這些事情。或許正因為年輕,才有創造欲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