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聯晚:必須遏止“搭災難便車”的惡行!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8-20 15:25:27  


  中評社台北8月20日電/聯合晚報今天社論說,八八水災,政府的救災作為未能令人民滿意,已經造成如今“內閣”面臨改組的壓力。不幸的是,調整“內閣”的風聲傳出後,政治效應之一即謠言滿天飛;更糟糕的,什麼樣的放話策略都出籠了。如此就帶出了第二層效應,那就是政治權謀、甚至鬥爭的可能運作。“內閣”調整勢將引發國民黨內的權力移動,改組名單還未成形,一片烏煙瘴氣已蠢蠢欲動。

  人民希望改革,希望馬英九端出形象一新的“行動“內閣””名單。但如果有政治人物在這個節骨眼上,藉機操作人事權謀,則形同“搭災難的便車”。這將是政治改革最大的災難。

  如此情況下,除了要靠政治領導者的果斷判斷力,更需要新聞媒體發揮專業力量,挖掘真相。市場上如果有人想藉機發災難財,十目所視千夫所指,多半會被揪出來。而政治上的爾虞我詐更加奸巧,“內幕動作”和深層的實情,多半不為外界所知。災難發生已超過十天,第一線的英雄至今救難不懈,令人感動令人敬重;但令一方面,有些人“搭災難便車”的惡劣意圖和行徑並未稍減。從私藏救援物資,到散播不實言論譁眾取寵,乃至政治上的鬥爭企圖,都只為個人私利。凡此種種,只有靠媒體專業呈現真相,使實情曝光,才能杜絕“搭災難便車”這條路。

  另一個教訓是,從救災的混亂場面可以看出,台灣在各領域中都尚未建立“讓專業知識說話”的權威,才使“搭便車”者有得逞餘地。災難發生至今,不管是台軍弟兄趴在地面嗅屍臭的畫面,或是各界對是否曾文水庫“越域引水”釀禍的爭論,都可見專業未能發揮力量,以至於要不然只能靠“土法煉鋼”行事,要不然就留下有心人從中操作或誤導決策的空間。河山脆弱,巨大天災已是不可承受之重,若有人“搭災難便車”,更會形成不可原諒的後果。

  災民仍處於水深火熱,馬政府亦面臨“國事”如麻的挑戰;此時各種力量都應投入協助災區的重建、社會的重建、乃至政府力量的重建。“搭災難便車”的惡行必須遏止! 


    相關專題: 水淹南台灣 半世紀最慘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