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世界日報:應了中國人一句老話 患難見真心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8-20 10:21:50  


8月19日下午,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在人民大會堂會見了高金素梅率領的台灣少數民族代表團,圖為雙方合影留念。(中國台灣網圖)
  中評社香港8月20日電/美國世界日報19日社論說,台灣風災,先是拒絕外援,但是救災一團糟,重設備又缺乏,軍方調動更是慢一拍,錯過最佳救人時間,導致民怨,最終“外交部”官員提辭呈,而台灣向外援全面敞開。這又帶來了另外一個問題,那就是美軍的直升機在斷交後首次登台參加救援,受到熱烈歡迎,而大陸在四川地震等救災中發揮巨大作用,建立奇功的巨型吊裝直升機則遭到婉拒,因為台灣安全的顧慮,不能讓大陸有軍事背景的裝備進來,說白了,就是害怕大陸直升機登台,“救災”變成了“偵探”。而大陸當局依然熱情,由國台辦主任王毅出來喊話,強調這架巨型直升機是民間經營,完全沒有任何軍事背景,言外之意,大陸沒有“乘機撈便宜”的想法,考量的是如何救同胞,這倒不是表姿態,這次台灣風災,大陸反應很快,對台灣的求援,可以說是有求必應,受到台灣媒體的讚揚。

  社論說,同心協力救災,是普世價值,也是國際社會的原則。但是,在兩岸敵對的狀態下,救災也可以演變成政治風波,猶記得九二一大地震,俄羅斯救援隊要到台灣,中方提出需要得到中國紅十字會批准,結果援助到台時間延緩,台灣朝野大罵中國大陸;這次大陸的救援,速度之快,甚至超過對自己風災的救援,兩岸形勢的發展,已經進入一個同理心,或者叫做“感同身受”的階段,兩岸中國人是一家,已經不是簡單的口號,反而台灣執政當局把安全的考量,置於救災民之上,有點違背“人命關天”的常理,其實,馬英九擔心的不是直升機可能是間諜機,擔心的是綠營可能借題發揮,批判馬英九讓“特洛依木馬”進入台灣城下。

  可見,在兩岸關係沒有最終走出對立的陰影下,救災還是很多的政治糾纏其間,壓制了人道與人性。但是,這次風災最大的意外收穫是,台灣人民可以感受到大陸民眾對台灣受災的深切關懷,那才是超越政治的普通人關懷、老百姓關懷,在最短的時間,大陸人民,包括香港人民的捐款量,遠遠超出美國,超出歐洲,達到數以千萬美元計,那絕對不是政治表態,不是統戰,而是普通的父母之心,兒女之心,這是最寶貴的。大陸的民眾是如此,台灣的民眾又何嘗不是如此,去年四川大地震,台灣民眾對大陸災民的救援,也是全力以赴,令人感動。

  社論說,兩岸關係有太多的政治,有太多的謀略,有太多的鉤心鬥角,太多的歷史包袱,但兩岸人民在災難中體現出來的悲憫心、無戒心、大愛心,那才是兩岸和平的最大基礎,也是兩岸中國人不打中國人的最大保證,在過去的十多年里,兩岸關係常常是政治先行,政治帶動民意,政治扭曲民意,讓兩岸充滿仇恨戒心,現在應該走回民意帶動政治,兩岸人民同文同種,彼此相愛,讓兩岸同胞“血濃於水”的感情溶化政客的意識形態,克服政客的民粹煽動,這種發展,也符合當年經國先生開放老兵探親的初衷。四川地震和台灣風災,是一場悲劇,而兩岸人民的愛心互助,卻是令人慶幸的喜事,這也應了中國人一句老話:患難見真心。 


    相關專題: 水淹南台灣 大陸港澳全力賑災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