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中央日報:為馬英九講幾句公道話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8-16 09:50:42  


  中評社台北8月16日電/中央日報網路報今天的社評說,莫拉克颱風重創南台灣,對於政府的形象也造成重大傷害,連日來台灣內外媒體的批評紛至沓來,對馬英九的責難也越來越多,其中固然有不少中肯的諍言,卻也有很多未盡公平的苛責。 
 
  從颱風第一天來襲,媒體對政府的責難就接連不斷,“氣象預報不準”、“政府反應遲鈍”“中央與地方協調不良”、“國軍出動太慢”、“救災沒有效率”等等,隨著颱風遠去,批評更加激烈,矛頭更直指馬英九,有人責怪他不能體會災民痛苦,有人質疑他為何不迅速發布緊急命令。 
 
  社評說,就事論事,任何天災只要造成災禍,即使沒有一點人為疏失,政府都要負起責任,何況政府確實有許多需要改進的地方,當然應該檢討,不過在責難之外,總要釐清真相。 
 
  這次颱風之所以特別嚴重,當然是意料之外的豪雨,平均一年的雨量集中在兩三天下,任何國家、任何地方都會吃不消;其次,長年濫墾濫伐的結果,使得山林區水土保持和滯洪防洪的功能喪失殆盡,一遇大雨,土石流就順流而下,河道周遭的部落村莊就會淹沒;再者,南部地區長年抽取地下水,已經造成地層嚴重下陷,再加上為了防止海水倒灌、山洪侵襲,又在河流沿岸修築堤防阻擋,一遇大雨,洪水既難排放,當然立成澤國;更重要的是,民眾安土重遷的觀念根深柢固,即使氣象預報風雨再大,只要沒有真正見到洪水,許多人還是不會離開,縱使住的地方被淹沒,水退了仍會在原地或附近重建家園,等到下一次再淹水,悲劇當然還會重演。 

  颱風既為常態,水患在短期內又無法避免,當然要建立一套周延的應變機制,除了“中央”與地方密切協調,也應該仿傚西班牙,在全省若干軍事基地,配備先進的抗災和救援裝備,遇有緊急災害,立刻就可以最快速度到達現場有效處置,而這些只要按照《災害防制法》,並不需要發布緊急命令。 

  社評說,至於馬英九,身為“國家元首”,對於政府應負的責任當然要概括承受,不過,每次颱風,他對災情的關切和投注的心力,都絕不會少於任何官員,對於救災工作的遲緩,他的焦慮也絕不會少於任何災民,他的行事風格或許不夠圓融,但把他的冷靜視為冷漠,將他的理性視為傲慢,當然絕不公平。日前馬英九已經召開上任後的首次“國安會”議,除了裁示“中央”與地方分別設置災後重建委員會,並因地制宜,安置災民,檢討救災體系,清楚劃分“中央”與地方救災權責,顯見他對於這次風災的教訓,已有深刻的體認,相信未來無論防災或救災的工作,都會有所改善。 
 
  總之,我們認為馬英九確實應該加強與災民良性互動,也必須督促政府單位,提高救災效率,搶救失蹤災民,加速重建工作,對於失職的官員更應從嚴處分。不過,對於媒體把所有的責任都推在馬英九一人,連他上任前,早已發生的生態破壞,都要他一肩扛起,未免有失公允,特別是若干不明究理的藍軍民代,竟然還跟著起鬨,交相指責,甚至還有人指控馬英九不肯發布緊急命令,是因為他不想擔待救災成敗之責,並把救災責任推給地方政府,這對馬英九更是莫大的污衊,因此我們一方面期勉馬政府能夠上緊發條,加快救災的腳步,卻也盼望外界能有公正客觀的看法。 


    相關專題: 水淹南台灣 半世紀最慘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