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遷台以來 共發布過四次“緊急命令”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8-16 09:26:54  


  中評社台北8月16日電/馬英九前天終於啟動“國安”機制,但仍然堅持站不發布緊急命令,堅持依災害防救法,由“行政院”主導救災。一位曾在李登輝政府時代負責“國家安全”事務的官員直言,“這麼重大的‘國安’事件,沒有第一線、第二線,‘總統’不站在第一線,要站在那裡?”

  聯合報報道,在八八水災發生之初,“總統府”就定調:不發布緊急命令。理由是九二一震災的緊急命令,大部分內容已經包涵在“災害防救法”中。

  這種說法不能說錯,但馬英九忽略的是,災防法也拉低救災層級,防災會報的首長,只是“行政院副院長”;救災應變中心指揮官,只有部長級,和擁有主要救災資源的“國防部”,只是“平行協調”關係,這與“總統”直接接管救災,可以直接對軍方“下令”,效率天差地遠。

  政府遷台以來,共發布四次“緊急命令”或“緊急處分”:八七水災、台美斷交、蔣經國逝世和九二一地震。

  四次緊急命令,內容各自不同,九二一緊急命令,不是唯一的藍本。況且,緊急命令的目的,原本就是為了因應重大變故,而擱置現有體制和法令,為“總統”直接接管災情奠定基礎。

  “沒統一指揮,全都在各幹各的”,前朝“國安”高層官員直言,和李登輝處理九二一相比,李“用盡了所有用得上的管道”,持續掌握災情,且透過“國安”機制,下達救災命令。但相對的,馬英九缺乏救災強烈的責任感和企圖心,主導救災層級又太低,難以協調部會,特別是軍方,導致第一時間,整個政府系統失靈,“一言以蔽之,這是馬英九的心態問題”。


    相關專題: 水淹南台灣 半世紀最慘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