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工信部不滿中鋼協談判失利 高調挺寶鋼復辟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8-15 09:18:02  


 
  力拓案降格談判現轉機

  然而,無論誰去談判,即將要結束的2009年鐵礦石談判的最後契機,則在力拓案。隨著力拓案性質的改變,鐵礦石談判或許會有新的進展。

  8月11日,力拓涉案的四名員工在被羈押37天後,終於有了中國官方的說法。上海市檢察機關已經以涉嫌侵犯商業秘密罪,而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罪,對澳大利亞力拓公司上海辦事處負責人胡士泰,員工劉才魁、葛民強、王勇4人作出批准逮捕決定。案件也由上海市國家安全局移交給了公安機關,案件嚴重程度也明顯減輕。

  “力拓案一天沒有結束,力拓也不會回到中國的談判桌上,更何況中國想要比33%更高的降幅,談判的難度很大,短期很難出結果。”一位分析人士認為。

  在力拓案發生後,中方與力拓的關係一度很緊張,這也影響到了中澳的經貿關係,導致同在澳洲的必和必拓在鐵礦石談判中保持緘默。

  李毅中認為,鐵礦石談判已經影響到國家利益,因中國鋼鐵企業在去年無序進口礦石方面經濟上受到巨大的損失。去年鐵礦石漲到每噸140美元以上的時候,由於國內的無序,大量進口鐵礦石,在碼頭、港口和船上積壓的有兩億多噸;金融危機來了以後,鐵礦石價格跳水,從140美元降到30美元,中國鋼鐵企業受到了巨大損失,直到今年3月底,高價礦石才消化完,這不能不引起政府的重視。“從國際上來說,我們希望幾家主要的鐵礦石供應商應該從行業的長遠利益和根本利益以及與中國鋼鐵業界的長期友好合作著眼,公平地處理這件事情。”李毅中說。

  業內分析人士認為,官方的公開表態和力拓案從輕,暗示著中澳可能已經就此事達成相互妥協。這可能是2009年鐵礦石談判最後的契機。

  淡水河穀靜觀其變

  除力拓之外,另外兩家礦商的態度頗有些耐人尋味。

  力拓案發後,由國際球星羅納爾多代言的淡水河穀廣告,開始頻繁地出現在中央電視台、《人民日報》、北京公交車體上,傳達著“淡水河穀是中國與巴西的經濟橋梁”的觀念。然而淡水河穀在這個敏感的時刻示好,也並不意味著其會成為中方的突破口。

  在2008年鐵礦石談判中吃了“啞巴虧”的淡水河穀,從今年鐵礦石談判最初就明確表示只跟從首發價。

  一位大型鋼廠人士表示,淡水河穀已經吃過一次虧了,今年重蹈覆轍的可能性不大,更何況冒著打破國際慣例不跟從首發價的風險。淡水河穀的“示好”,僅僅表示對中國市場很重視,並不會背離“兩拓”與中國結盟。

  與此同時,必和必拓首席執行官高瑞思提出,根據合約制定鐵礦石價格的傳統體制,遲早會被取代,雖然必和必拓無力強行促成改革,但其他參與者開始逐漸認同這種思路。

  高瑞思表示,這種體制在過去的數十年間運轉良好,因為過去供給、需求以及運費等成本的波動都比較小。“但現在,年初時的猜測,最終可能讓其中一方損失數十億美元。”高瑞思說。

  對於中鋼協來說,目前幾乎沒有辦法再爭取更多的降幅。而降幅33%的首發價對於現在一片火熱的鋼鐵市場來說,鋼企也是可以接受的。但僵持的局面如何打開,才是決定今年談判結果的關鍵。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