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中時:從八掌溪事件看八八水患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8-13 13:13:08  


  中評社台北8月13日電/中國時報今天的社論說,莫拉克颱風肆虐台灣,釀成台灣有史以來最嚴重的風雨災害,迄今死亡人數都還不能確定,惟可能上看兩百。一九九九年九二一大地震死亡人數兩千四百餘人,但那是地牛翻身,數十分鐘之內就牆倒垣塌,科學上事前既無法預知地震,也不容易有什麼防範準備、遷徙避難的安排。但是颱風則不同:事前有路徑分析、衛星預判、雨量推估,而災害發生通常也有數十個小時的緩衝時間,並非瞬間遭逢大變。但不幸的是,即使我們有這麼多的機會避免巨災,莫拉克還是造成至少百人的死亡與失蹤。如果甲仙鄉幾個村落被掩埋之事沒有奇蹟出現,此次水患恐怕死亡人數還會攀升。 

  為什麼一個中度颱風會造成這麼慘重的傷亡,值得我們做比對與檢討,而最適當的比較參考,就是二○○○年七月廿二日的八掌溪事件。當時,瞬間雨量大,造成山洪暴發,危及八掌溪上工作的四名工人。岸邊友人聯絡呼救,甚至連媒體都已架設機組直播現場,但政府卻始終未能及時赴援。短短兩個小時之內,溪水逐漸上漲,終至沖走了待援的四名工人,事後其屍體在下游被發現。八掌溪事件雖然死亡人數僅四人,但由於媒體現場直擊,其震撼人心效果極強,也衍生出後續一連串的輿論抨擊與政治效應。 

  社論說,八掌溪事件與此次南台灣水患有許多相同之處;拋開事前氣象預報或有的雨量誤差不談,其所凸顯的問題都是防災與救災效率。在事前,政府在南北水荒的壓力下,多少都希望這個來犯的中度颱風能帶來一些雨量以紓解旱象,故對於防災掉以輕心。整個政府體系從“中央”到地方,對於一千多毫米的雨量預報不以為意、對於撤離的建議虛應故事、對於土石流的警示漫不經心,終於蹉跎掉了減少損害的黃金機會。 

  在災害逐步浮現之後,整個行政當局的救災調度慌亂,連國外CNN都忍不住嚴辭批評。叫車車不來、調兵兵不動、事事走公文,又不知道浪費了多少寶貴的時間。就連到災區視查的政府大員,都應對無度,也無法撫慰受難民眾的苦難心情。八月八日以來死傷日益增加、損害逐漸擴大,而人民對政府的不滿亦開始快速累積,良有以也。 

  如果拿八掌溪事件與此次颱風的災情做一對比,讀者當能發現若干政治責任的對比。當時民進黨的陳水扁“總統”甫接大位,一切都不進入狀況,而現在的“劉內閣”號稱是“準備好了”的老團隊,但比起手忙腳亂與協調失度,卻是毫不遜色。八掌溪事件時地方縣長是國民黨的李雅景,與““中央”政府”黨派不同,但輿論卻一律歸責“中央”,很少有人在“中央”與地方權責上做文章。但八八水患迄今近一周,卻頗有“中央”/地方責任歸屬的推諉。顯然,十年來台灣救災防災、保衛百姓的本事沒有多少進展,但政客們自我防衛的厚顏能耐,卻有大幅的提升。 

  社論說,八掌溪事發兩日後,僅上台兩個月的“行政院長”唐飛展現責任風範,向陳水扁請辭。唐院長後來雖獲慰留,但副院長游錫堃辭職獲准,其下消防署署長與副署長、“警政署長”、空警隊長等均記大過,嘉義縣長被彈劾,其餘大小官員被懲處者近廿人。平心而論,政務官請辭倒不見得有利於後續災難的搶救,但知恥近乎勇是民主政治的ABC。畢竟官員要有責任倫理的觀念,才能給以後的災情處理惕勵與警示。八掌溪事件民進黨政府道歉再道歉,並且以行動向社會宣示其知恥的態度。八八水患死傷二百人,當局承擔責任的表現,恐怕是遠遠不如的。 

  保衛家園、減少傷害、提升人民福祉是政府最大最大的職責。不久之前,“立法院”預算中心公布了若干行政當局執行救災防災預算的疏失,但是我們號稱善打正規戰的“行政院”似乎不以為意。救災雖然是“萬一”的事,但救災卻是最典型、最需協調戰力的正規作戰。平常不演練,災害來臨時就必然手忙腳亂。八八水患正規作戰打成這樣,比起九年前的八掌溪,不論就傷亡災情與責任承擔來看,都是慘不忍睹的。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