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努力挽救“文房四寶”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8-04 00:13:29  


徽墨廣受詩人、畫家和書法家喜愛。
  中評社香港8月4日電/西班牙埃菲社8月3日報道《中國努力挽救“文房四寶”》,摘要如下:

  有著幾千年歷史的中國傳統墨汁和硯台逐漸被新科技取代,正面臨著消失的危險。中國政府試圖通過在各級院校推行書法課程來挽救這一趨勢。

  生產了30多年墨汁的孫晨桂(音)說:“近幾年,政府在各級院校推行中國書法,並推廣使用墨汁、毛筆和硯台。”

  孫先生的書桌上有條不紊地擺放著各種牌子的墨製品。他展示著其中著名的徽墨解釋說,這種墨是用“鬆煙、膠、香料和某種中藥”製作而成的。

  雖然孫先生銷往日本、韓國和台灣的墨汁產量很大,但他認為墨汁生意“已經大不如前”,如今“我的大多數客戶都是畫家和學生,其他人只是買來做紀念”。

  徽墨廣受詩人、畫家和書法家喜愛。中國文化將宣紙、墨汁、毛筆和硯台並稱為“文房四寶”,而徽墨則被譽為“文房四寶”之中的“奇葩”。

  徽墨的歷史可以上溯到公元7世紀的唐朝。當時巨大的文學作品量開創了“黃金時期”,但無盡的衝突使大量文人來到中國南方,很多專業人才從此在南部定居。中國歷史學家認為,墨工奚超就是在這個時期從華北地區的河北省遷移到東部省份安徽的歙縣。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