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南海爭端 兩岸如何共同面對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8-05 00:37:44  


 
  馬英九執政以來,兩岸重建“一個中國”的共識。“一個中國”原則的意義既在於為兩岸和平發展與在各領域的合作建立基礎,也在於為未來兩岸應該追求的目標指明方向。南海問題在法理上涉及維護中國國家主權利益的重大問題,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尤為重要。到底誰才是南海主權的真正代表者,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還是“中華民國”,兩岸難有共識,但這個建立在民族國家意義上,體現共同的文化基因與傳統印記的“一個中國”概念,在南海問題上實際上可以具體化為一種共同利益思想。這種思想指的是,兩岸都認識到中國南海權益是關係到兩岸共同利益的問題,中國南海權益的得與失,不是兩岸任意一方的得與失,任一方的利益受損,都是對中華民族總體利益,對中國總體利益的損害。只有在合作成為可能的條件下,兩岸才能爭回更多的南海權益,才能共同分享現在被他國佔有的利益。因此,正如國內一些學者所建議的那樣,2兩岸共同面對南海問題的應有目標,應該是合作起來共同對外,在南海權益爭執中用一個聲音說話。 

  2、事實上的存在和有效的主權行使

  兩岸在南海地區不僅堅持自己的主權主張,利用各種形式進行主權宣示,而且也保持著對主要海域和島嶼的實際控制,行使著中國主權,這為兩岸在南海問題上進行合作的事實前提。

   350萬平方公里的南海海域大部分是中國的歷史性領海、領土,其中,約150萬平方公里為他國侵佔,兩岸控制著其餘的約200萬平方公里海域。中國政府自1959年3月起,在西沙群島的永興島設置“西沙群島、南沙群島、中沙群島辦事處”,並於1988年後開始派軍駐守著南海群島中的永署礁、赤瓜礁、東門礁等島礁。西南中沙辦事處自駐島行使主權以來,組織開發建設工作,加強了對西南中沙群島島礁及其附近海域的行政管轄。1988年9月,因海南建省,辦事處更名為“海南省西沙群島、南沙群島、中沙群島辦事處”,仍駐永興島。

  台灣則對東沙、中沙兩群島行使著管轄權,同時,自上個世紀五十年代以來一直在南沙群島的最大島嶼太平島上駐紮軍隊防守。太平島在行政設置上隸屬高雄市旗津區中興里,是南沙群島中唯一有淡水資源的重要島嶼。台灣當局除了派駐軍隊之外,還多次以太平島為目標進行過主權宣示活動,比如派出巡邏艇遠征太平島,實施年度性南海巡航任務,在太平島上修建機場,重要政治人物登陸太平島等。

  南海諸島及海域主權歸屬中國,行政管轄權由中國海南省或台灣地區高雄市具體控制。但是,這一地區畢竟在地理上與祖國大陸的距離相對遙遠,在實施有效管轄方面確有一定難度,這就給了周邊國家覬覦中國權益的機會。其實最早在1948年,菲律賓人克洛瑪聲稱發現了“既無所屬又無居民”的“無主自由土”,即“卡拉揚群島”(包括了南海群島中重要島嶼如南威島、太平島嶼、中業島等),就是因為當時的中國政府無力進行實際的管轄所導致的。1988年之前,中國的版圖雖然南達南海的曾母暗沙,但實際上沒有佔據南海群島的任何一個島嶼或島礁,中越南沙海戰之後才收復了被侵佔的永署、赤瓜等6個島礁,填補了中國對南沙群島實際控制的空白。可見,只有主權主張而缺乏實際管轄的國家主權是易受攻擊的,象徵性的主權宣示和事後的外交抗議遠遠不夠,必須有足夠強的國家實力,保障在該地區的軍事與政治存在。

  因此,台海兩岸在南海特定島嶼與海域的軍事存在和行政管轄,既是國家主權的重要象徵,也是國家利益的有效保障。這種實際的主權行使,不僅是維護中國主權的基礎,也是兩岸合作的基礎。假設台灣並沒有管轄著南海諸島中的任何地區,所謂的兩岸合作就無從談起,因為缺乏應有的物質條件。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