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華日報:台灣人有自信 兩岸政策要更開放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7-26 09:42:15  


《遠見》民調顯示,台灣人自認為中華民族一份子的比率上升,不認同的比率下降。
  中評社台北7月26日電/國民黨和民進黨兩岸政策應有何種作為?《遠見》雜誌民調顯示,五成八的民眾認為,馬英九和胡錦濤應該直接見面;六成四的民意主張,民進黨和中共有必要接觸交流。這分民調同時獲致一項結論:國民黨和民進黨都應該加強兩岸交往,且採取主動態度,尤其不應迴避。

  針對上述民調結果,台灣中華日報今天社論指出,台灣一直存在“馬胡應有一會”的聲音,馬英九決定兼任國民黨主席後,聲浪升高,認為馬英九以“中華民國總統”身分與胡錦濤會見,現階段北京大概不會接受,但若以黨主席身分,循連戰、吳伯雄模式,會見共產黨總書記胡錦濤,則有前例可循。

  但這項說法要化為具體行動,存在難以克服的障礙,約而言之,馬英九畢竟是“國家元首”,不同於連戰、吳伯雄僅為單純的黨主席,“馬主席”說的話當然也等同“馬總統”說的話,而胡錦濤也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的身分,“馬胡會”形同“兩岸元首高峰會”,但現階段兩岸形勢還沒有形成這個氣候。

  社論指,主流民意之所以有此跳躍式的思考,清楚地反映出一種期待,便是兩岸交往應該更開放,台灣應該更積極,不能過度保守。這個期待提供了一個極大空間,認為即使“馬胡會”也可以接受。

  這種集體態度,不免對民進黨形成重大衝擊,因為六成四高比率的另一意涵,就是對民進黨在兩岸之間“自我封閉”的一大批判。若將這個數字置於政治光譜,更可發現,不滿民進黨保守作為的,絕非只是藍營支持者而已,還有許多無政治傾向者與綠營支持者,也在其中。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專題: 兩岸新局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