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中央日報:建立兩岸全方位溝通管道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7-23 09:26:30  


  中評社台北7月23日電/中央日報網路報22日社評說,根據遠見雜誌最近的民調顯示,58%的台灣民眾認為馬英九“總統”有必要(含還算有必要)和中共領導人胡錦濤建立直接溝通管道;64%的台灣民眾認為民進黨如果要維護台灣民眾權益,有必要(含還算有必要)和中共進行接觸和交流。這項民調結果顯示,大多數台灣民眾對建立兩岸全方位溝通有高度期待,我們籲請馬英九加以重視,並著手進行評估兩岸領導人會面的可能性;同時我們也呼籲民進黨重視民意,開始思考與大陸建立溝通管道。 

  不論台灣民眾在主觀意識上喜不喜歡大陸,但以下幾項事實是台灣絕對不可能忽視的:第一,大陸自一九七九年改革開放後,經過三十年快速發展,已成為世界第三大經濟體、第三大貿易國、第二大出口國,不但是世界工廠,也逐漸成為世界市場。 

  第二,在兩岸經貿往來方面,大陸是台灣的第一大貿易夥伴、第一大出口地區、第二大進口來源地、最大貿易順差來源地、最大對外投資地區。 

  再加上兩岸地理位置相近、血緣相同、文化同源、語言相通,台灣絕對無法忽視大陸存在的客觀事實。因此,台灣應務實自信面對大陸,並建構出一個符合本身利益的兩岸關係,這不但有助於東亞地區的和平與安定,也是創造兩岸經濟雙贏的局面。 

  然而,在民進黨執政的八年時期,兩岸海基、海協制度性溝通並未恢復,許多因兩岸交流所衍生攸關民眾福祉之事項無法解決,只有靠民間的努力。在二○○五年國民黨連戰榮譽主席的“和平之旅”後,兩岸一共舉辦過五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三次“台商權益保障工作會談”、五次“產業標準化論壇”、以及青年、婦女、勞工等論壇,進行民間全方位交流,以彌補雙方官方及半官方交流的不足。 

  而自去年國民黨執政後,兩岸海基、海協兩會恢復協商以來,雙方一共舉行三次會談,簽署九項協議及一項陸資來台共識,兩岸關係達到空前的和諧,被美國國情報總監布萊爾(Dennis Blair)稱是美國近年所見“最正面的發展”。在此情況下,政府有必要開始思考兩岸領導人會面的可能性,而民進黨也必須改絃更張,開始思索與大陸建立溝通管道。 

  社評說,就馬英九與大陸領導人胡錦濤建立溝通管道或會面的問題,目前或許兩位領導人會面有高度的敏感性,我們建議採循序漸進的方式,尤其是在目前信息科技高度發達時代,雙方可先建立電話熱線、或是先通個E-mail、來個MSN,等到雙方稍微熟悉後,就可以來個視訊會議,先在網路上見面,建立雙方互信,待一切水到渠成,雙方再來思考正式見面的時間、地點、稱謂等問題。 

  至於民進黨與大陸建立溝通管道的問題,以目前民進黨的黨內氛圍,建立雙方直接溝通管道較為困難,社評說,因此我們建議民進黨可已先由黨內的學者、專家與大陸建立“學術論壇”,先進行雙方專業的學術交流,如此比較沒有意識形態的爭議,等到時機成熟,再仿效國共兩黨成立黨對黨溝通平台並舉兩黨論壇。 

  社評說,兩岸關係對台灣未來發展有極大的影響性,台灣必須在堅持“主權”與尊嚴的前提下,發展兩岸和平、經濟雙贏的互利關係,讓台灣民眾有安心的生活環境、企業有安定的經營環境、整體能有安全的發展環境,這已是台灣永續發展所必須走的道路。 

  台灣必須有自信面對大陸崛起的事實,並且主動發揮自身優勢,包括政治民主、經濟自由、文化多元、社會活力等,引領兩岸關係向前邁進,開創人民心中理想的兩岸關係,也就是“和平發展、互惠雙贏”,讓台灣能善用大陸的廣大土地、充沛的勞動力、以及豐富的資源,成為自身經濟發展的動力。 

  時至今日,兩岸關係發展已經展現高度和諧,政府有必要審慎評估兩岸領導人會面的可能性,同時民進黨也該思考與大陸建立溝通管道,如此台灣才能凝聚內部共識,團結一致,建立兩岸全方位的溝通管道,為民眾開創最有利的兩岸關係。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