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走出“天災人禍” 廣東政商皆回暖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7-21 14:55:27  


數據表明,上半年廣東整體經濟形勢呈現回暖跡象,為全省上下注入信心和活力。圖為市民從廣州市北京路商業街上一家新開張的商店門前走過。 新華社
  中評社香港7月21日電/對於中國的經濟前沿廣東來說,今年上半年無疑經歷了空前的考驗。一方面是全球金融危機的重創,一方面是省政協主席陳紹基、深圳市長許宗衡、廣東勞動社保廳長劉友君等高官的先後落馬,不僅震動了全省的經濟,更鬧得官場上人心惶惶。用省長黃華華的話說:廣東遭遇了發展中的“天災”和“人禍”。 

  文匯報報道,不過,從這幾天以省委書記汪洋為首的廣東官員表現出來的信心和一系列經濟發展數據來看,廣東已然熬過了最困難的時刻,走出“天災人禍”的陰影。 

  被外界稱為“當代和珅”的陳紹基落馬後,由於其在廣東工作多年,關係深廣,對官場多少造成了衝擊,許宗衡案也令深圳的部分官員受到牽連。日前,廣東省長黃華華首次在公開場合提及此兩宗大案,形容其是廣東經濟發展遇到的“人禍”,加上國際金融危機的“天災”,可能會導致“有些地方”很長時間喘不過氣來,但不能搞得人人自危、人心惶惶。 

  身兼政治局委員的省委書記汪洋亦當場表態,強調廣東幹部主流是好的,絕不能“一人害病,全省吃藥”。省內高層的話給廣東官員吃了定心丸,而廣東經濟的向好,更為全省上下打了一針強心劑。 

  高層表態派下定心丸 

  在20日上午舉行的廣東外貿工作分析會議上,主管外貿的副省長萬慶良透露,廣東出口總額佔全國的比重上半年回升至29.4%,與金融海嘯前的06年、07年廣東佔全國份額的比例相當,出現了積極跡象。這也讓外貿依存度高達155%的廣東,在下半年經濟恢復快速增長方面信心大增。 

  而就在上月底,記者注意到,涉及金額數千億元的4個特大項目,都在廣東或簽約或動工或投產,這些重大項目計劃投資額少則幾十億元,多則3,000億元。如此大手筆的戰略舉動,令外界驚歎在金融危機陰霾下,廣東仍能吸引到如此重大的投資,其經濟實力與活力不容小覷。 

  此外,上半年汪洋和黃華華親自帶隊,到全國各地為“廣貨”北上站台助威。據統計,僅廣貨“北上”,上半年就簽了4,500億元大單。萬慶良表示,下半年,在繼續加大廣貨北上的同時,廣東省委、省政府官員還將親自帶隊走出國門,為廣貨尋找更多出路。 

  加快產業轉型成共識 

  儘管經濟出現明顯回升,但汪洋還是期望廣東能加快產業轉型升級。他說:“說老實話,我確實非常擔心。科學發展觀的落實剛剛見點效果,如果大家在經濟下滑時為了趕數據,又把什麼落後生產力都上起來了,就是在違反市場經濟規律。”他說,“比如講,建大橋,這是GDP,讓大橋塌了、拆了又是GDP,再建一次大橋還是GDP,這樣幹了三次GDP,浪費了大量社會財富,但真正形成的財富就那一筆。” 

  這個觀點當即得到金融危機重災區東莞的響應。東莞市委書記劉志庚19日在全會上指出,東莞經濟進入了一個調整轉型期。東莞不看重增長速度,更注重轉型,要從資源粗放型轉變為經濟節約型,東莞經濟要從高速增長轉變為平穩可持續增長,從高歌猛進轉變為理性穩步發展。 

  而深圳市長王榮近日也指出,深圳面積只有不到2,000平方公里,未來的發展要強調質量,更要強調能代表國家實力、代表國家參與國際競爭、代表新興產業發展方向等。要實現這些目標,就要持續不斷地強化自主創新。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