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駱家輝、朱棣文聯袂訪華 為奧巴馬訪華鋪路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7-14 12:15:28  


 
  此外,天然氣勘探開發可能也是雙方共同關注的話題。韓曉平認為,新能源的發展需要一個過程,而中國目前最現實的減排方法就是提高天然氣在能源中的利用比重,而美國此前一直反對向中國輸出天然氣方面的有關技術。

  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所謂“推銷技術”的說法是說得通的,畢竟清潔能源應用領域最大的市場在中國。根據“十一五規劃”要求,到2010年中國的能源使用效率將在2005年基礎上提高20%,而據統計,中國能效每提高一個百分點,將減少3.3億噸標準煤的能源消耗,這意味著其中蘊藏著巨大的新能源市場。

  不過林伯強認為,美國應把重點放在向中國提供更多的技術與資金援助方面,而不是單純的“賣技術”。他指出,發展中國家面臨增長過程中的環境和收入等諸多問題,因而在能源消耗方面會有所選擇,“發達國家應該反過來為發展中國家這方面的實際需求考慮。”

  有望簽署合作備忘錄

  美國能源部發佈的公告稱,“尋求中美兩國在發展清潔能源方面的共同利益”將成為此次訪問的主題。據媒體披露,中美有望在兩部長訪華期間簽署兩份合作備忘錄,分別與建築節能合作和清潔能源開發合作有關。

  “中美雙方在節能減排等方面的實質性的政策上,容易形成共識。”林伯強認為,探討能源領域的合作必然是兩位部長訪華的主要議題,達成合作意向也比較容易。

  另據報道,朱棣文和駱家輝14日將與中國政府官員舉行會談,重點討論中美如何攜手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並呼籲中美兩國在全球變暖問題上展開合作。分析人士認為,作為全球最大的兩個溫室氣體排放國,中美雙方就控制氣候變化達成進一步共識,將成為今年底哥本哈根全球氣候變化大會達成協議的關鍵。

  “今天我們與中國的依存關係,將比過去30年的任何時候都更強烈。”駱家輝稱,兩國的關係至關重要,“雖然在經濟、貿易和全球反恐前線的合作已經取得巨大進展,我們還有更多事情要做。”

  碳關稅問題顯分歧

  朱棣文不是第一次來中國,但此前的身份一直是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作為“科班”出身的能源部長,朱棣文在推動新能源領域發展方面的努力得到了中國方面的認可,但他在徵收碳關稅問題上的表態卻與中國存在較大分歧。

  所謂碳關稅,是指對高耗能的產品進口徵收特別的二氧化碳排放關稅。朱棣文在就職不久後公開表示,如果其他國家沒有實施溫室氣體強制減排措施,那麼美國將徵收碳關稅,這有助於避免使美國製造業處於不公平的競爭狀態。

  徵收“碳關稅”的做法將中國推入不利境地。分析人士認為,作為美國最大的貿易夥伴,中國顯然將是美國重點“關照”的對象,而碳關稅是“以環保的名義,堂而皇之地直接把中國等發展中國家的財富納入到發達國家的國庫中。”

  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姚堅4日表示,中方一貫主張與國際社會共同應對氣候變化,但部分發達國家提出對進口產品徵收碳關稅的做法,違反了WTO的基本規則,是“以環境保護為名,行貿易保護之實”,而這“只會擾亂國際貿易秩序,引發貿易戰。”

  “中國對朱棣文提出的徵收碳關稅的做法很不滿意。”林伯強認為,“這個問題應該會提到,並牽涉到中國的對外貿易合作。”他同時表示,在強制性減排方面,中國企業會根據自己的需要做出選擇,雙方會談對此影響不會太大。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