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專訪林軍:兩岸外交休兵 全球中華兒女樂見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6-09 00:47:37  


林軍表示,兩岸走向和解、擱置爭議、創造雙贏,對雙方都有好處。(中評社 康子仁攝)
  中評社台北6月9日電(記者 康子仁專訪)大陸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主席林軍7日率團訪台,拜會台灣黨政高層人士。針對馬英九公開呼籲兩岸應該僑務休兵,林軍在接受中評社專訪時強調,兩岸走向和解,擱置爭議、創造雙贏,對雙方都有好處,更是全世界的中華兒女所樂見。

  林軍1949年生,福建安溪人,印尼華僑,曾任大陸國家計委辦公廳主任,去年當選第7屆中國僑聯主席,是中共16大、17大代表,第17屆中央委員會候補委員,2000年時曾經來台訪問。林軍喜愛書法,此行是應台灣“華僑救國聯合總會”理事長簡漢生之邀,雙方簽定合作協議,希望未來透過舉辦論壇、進行專題討論和相互邀訪等,促進海外華人的團結與合作。

  林軍表示,他此行到台灣主要有幾個目的,海峽兩岸僑界已經有多年交往,也成立一個海峽兩岸和平與發展論壇,先後舉行3次,第一次在北京、第二次在廈門、第三次在澳門,因為台灣朋友已經到大陸許多次,這次主要是回訪,到台灣希望能夠交一些新的朋友,同時雙方也要研究,看兩岸僑界今後如何增加交往,創造更多的平台。

  針對馬英九日前訪問中美洲時表示,兩岸外交休兵,兩岸僑務也應休兵,兩岸在海外的僑民愈來愈多,實在沒必要在別人國土上鬥爭,不必對立。林軍認為,僑界的問題很複雜,不團結的因素也很多,所以不僅僅是休兵不休兵的問題,更何況兩岸也從未兵戎相見過。

  林軍說,華人世界各國設立的僑團一共有1萬多個,僑團林立說明海外華僑在打拼時感覺到,單打獨鬥不如組織起來。海外僑社有進一步凝聚力量、互相配合、團結起來的必要。而海外僑團出現的不團結,其實原因很複雜,有歷史的原因,也有其他的原因。

  林軍舉例,改革開放之後才到海外的華僑,和長期在海外,已經待了好幾代的華僑,在理念上不盡相同。此外,還有些地域的因素,像廣東和其他省分的僑界在一起,因為地緣的關係,看法也會不一樣。

  林軍認為,兩岸之間的僑界應該多找共同點、擴大共識,這次到台灣就是為了擴大共識而來,將來雙方可以從教育、中華文化的推進等方面切入。未來在經濟方面,如何為海外華人創造更好的環境,華僑有什麼訴求需要向政府反映等,兩岸都可以在這些層面展開合作。

  馬英九上台以來,推動活路外交政策,具體展現就是兩岸外交休兵。林軍表示,兩岸走向和解,擱置爭議、創造雙贏,對雙方都有好處,更是全世界的中華兒女所樂見的。

  林軍說,這是他第2次到台灣,感覺上這10年來變化許多,自從去年520以來,兩岸關係起了突破性的進展,雙方的隔閡越來越少,共同點將越來越多,希望未來加強兩岸溝通,就像國民黨主席吳伯雄這次訪問大陸時所說的,接觸越多,“同”就會越多,“異”就會越少,只要雙方加強聯繫,中國人是很聰明的,沒有不能克服的困難,也沒有不能解決的問題,期盼兩岸之間的友誼與合作能夠與日俱增。


    相關專題: 兩岸新局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