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核試後未見放射性物資 韓媒疑朝核試爆造假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6-05 21:45:55  


Google Earth對朝鮮地下核試驗的情況無可奈何,無法窺測。
  中評社北京6月5日電/韓國《東亞日報》4日報道說,在朝鮮進行第二次核試驗後,空氣中未發現氪(Kr-85)和氙(Xe-135)等放射性物質向外放出。

  報道稱,特別是氪,可以數十年間留在空氣中成為判別核試驗與否的最佳證據。2006年10月,朝鮮的第一次核試驗後,WC-135偵察機在東海通過采集器檢測出了放射性物質。

  報道稱,韓國軍方和專家們提出了兩種可能性,第一:放射性物質可能受到風向和風速的影響,急速向朝鮮半島周邊擴散,導致留在核試驗場鄰近上空的放射性物質的濃度不够,從而無法測定。

  第二:朝鮮在第一次核試驗後,可能增強了實驗廠的地道設施,放射性物質幾乎沒有向外部放出,或者以非常慢的速度向外部放出,導致無法測定。但是,即使密封得再徹底氪也是會少量的向外溢出。據專家介紹,WC-135偵察機連極少量的放射性物質也能檢測出。

  《東亞日報》稱,因此朝鮮核試驗讓人產生了不少疑問。外界推定朝鮮第二次核試驗的爆炸當量為4KT(1kt是TNT,1000t的爆發力)。但是,部分專家卻主張說爆炸當量不超過1kt。用大量的高性能爆炸物在地道上引爆的話,也會有這程度的爆炸力,因此專家們推測朝鮮有可能偽裝核試驗。軍事相關工作人員表示說:“從朝鮮的核試驗經驗來看,‘欺詐’的可能性很小”但又說:“在未檢出氪之前,國際社會對核試驗的官方確認也會很難。”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