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西式廣告應適應中國文化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6-03 14:08:59  


西方的龍是指惡獸,與中國的龍概念截然不同。
  中評社香港6月3日電/澳大利亞《澳大利亞人報》6月2日載文《與中國文化相左的錯誤象徵符號》,摘要如下:

  一些澳大利亞公司努力開拓巨大的中國市場。由于在營銷過程中未能明白象徵符號的影響,這些公司可能面臨窘境。澳大利亞迪肯大學講師麗莎•雪蓉說,在中國工作3年後,她覺得西式廣告與中國文化格格不入。

  一些中國企業同澳大利亞的廣告公司簽約,想在營銷上帶上西方色彩,但經常創造出一些不符合中國人口味的廣告。例如,將龍刻畫成邪惡、嚇人的東西,這與中國人對這一神秘怪獸的認知大相徑庭。“這就像把袋鼠塑造爲一個邪惡的角色呈獻給澳大利亞民衆,”她說,“西方把龍闡釋爲邪惡的魔鬼,這在中國却行不通,因爲龍對中國人十分重要,被認爲力量無限,本性不壞。”

  設計師和藝術家早就提醒,如果將進軍中國視爲日益重要的發展策略,廣告公司和經銷商要知道西式廣告的含義。她說,澳大利亞廣告商容易走耐克(使用惡龍)和豐田等大經銷商的路子。在一則受挫的中國廣告中,豐田普拉多汽車接受中國獅子的鞠躬。“獅子是中國一個强有力的象徵符號,而普拉多是一款日本車。獅子向一款日本車彎腰,這讓中國人很反感。”

  雪蓉認爲,隨著越來越多澳大利亞設計師從事與中國産品相關的工作,這些敏感問題要及早知道。“廣告公司會把在西方屢試不爽的策略用在中國,但是沒有調查它是否合適”。

  她說,公司要懂得,中國市場經歷西式營銷不過20年,幾千年的文化DNA仍舊活躍。“營銷中使用中國諺語不難,但更容易的是將諺語誤讀。”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