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5月30日電/美國《華爾街日報》5月30日載文《中國蹊蹺的經濟數據》,摘要如下:
中國的經濟數據有點像香腸:如果你是它的愛好者,最好不要對它的製作過程太較真。
投資者希望中國的復蘇將對亞洲經濟體普遍産生助推作用,他們因此向新興市場基金注入了大筆資金,在這種情况下,由于不同增長指標間出現不一致而産生的論戰特別容易引起共鳴。
眼下的關注焦點是中國用電量和工業增加值數據之間的背離。
過去10年中的大部分時間,中國工業增加值(工業産值與成本的差值)的增長一直與用電量的走勢步調一致。不過最近這種關係却被打破了:用電量仍在下降,但工業增加值却再度以尚佳的速度增長。
一些中國問題分析人士說這不合常理:如果工業增加值增長數據是炮製出來的,這無疑意味著中國最近的國內生産總值數據也被誇大了。中國的統計人員用工業增加值數據來估算工業增長情况,工業對中國國內生産總值的貢獻率接近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