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政論:馬英九復位“中華民國”在台灣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5-31 00:31:56  


4月28日,馬英九強調日本已將台灣和澎湖列島的主權移轉給“中華民國”。(中評社資料圖)
  中評社北京5月31日電(作者 饒勝文)四月仿佛成了馬英九的紀念月。馬英九舉辦了一系列紀念活動。4月13日,他高規格紀念蔣經國百年誕辰,並將那一周定為“蔣經國周”;4月22日,他在為紀念《與台灣關係法》三十周年而與華府智庫舉行視訊會議的當天,接受《中國時報》的專訪,將兩岸問題的根源定位為“內戰”;4月28日,又紀念“中華民國”與日本簽訂和平條約57周年,在紀念儀式上,重點闡發該條約所確認的日本將台灣和澎湖列島的主權移轉給“中華民國”。

  細心的觀察者應該注意到了,中(華民國)日和平條約簽訂57周年並非一個重要的時間,但其紀念規格之高令人注目。因此,有理由相信,這一系列紀念活動並非只是時間上巧合,而更似出於一種深思熟慮的戰略構思。

  如果我們再將這幾件事放到近20年來台灣政治變遷的長時段中去看,不難發現,馬英九這一系列的紀念活動,其用意是要使台灣島內政權的政治定位復位於“中華民國”在台灣。

  在兩蔣統治台灣的時代,“台獨”不成氣候,“一個中國”不成問題。兩岸長期武裝對峙,延續著“內戰”的格局。終兩蔣之世,台灣保留著1948年從整個中國選舉出的第一屆“國民大會”代表。那些國大代表,數十年不改選,被譏稱為“萬年國代”。截至1990年,“中華民國”的歷屆總統都是由這些“萬年國代”投票選出。每年的12月25日被定為“行憲紀念日”,作為重要的政治節日隆重紀念。“萬年國代”猶如政治史上的笑話,兩蔣猶且不避,只因他們有一種更大的政治需要,那就是想要以這些從整個中國選出的“國大”代表來表明“中華民國”政權的合法性,也以此表明,“中華民國”雖然蟄居台灣,但仍保持著對整個中國的代表權。

  “台獨”成為島內政治實踐,始之於李登輝,繼之於陳水扁。受制於兩岸局勢的現狀,也受制於國際大勢的現狀,“台獨”並不表現為直接宣布台灣獨立,而表現為“去中國化”。從“去中國化”的過程看,李登輝與陳水扁的“去中國化”又表現出階段性的不同。
 
  1988年1月,蔣經國猝然去世,李登輝繼任“總統”。1990年,李登輝連任“總統”後,他廢除了“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宣布自1991年5月1日起終止“動員戡亂時期”,從法律上結束對大陸的“內戰”狀態。“內戰”是一個比較中性的概念,大陸稱其為解放戰爭,國民黨則稱之為“戡亂”戰爭。“內戰”雖然意味著兩岸的武裝對峙,同時也意味著兩岸同屬一個中國。顧名思義,戰而為內,自然是在一個中國之內。因此,李登輝此舉不僅意味著不再在國際上去爭奪對整個中國的代表權,同時也意味著在兩岸間淡化“一個中國”的意涵。

  李登輝的兩屆任期內,先後以“國是會議”和“國發會議”營造民意,六度修憲。根據這幾輪修憲,勸退了“萬年國代”,全面改選中央民意代表,“總統”也改為“由“中華民國”自由地區全體人民選舉產生”,也就是由台灣地區的人民選舉產生。在1990年的“國是會議”上,馬英九曾表示不贊成“總統”由台灣地區的人民直選,此事在2008年大選中被謝長廷攻擊為“當年反對‘總統’直選的人現在也來選‘總統’”。實則馬英九當年顧慮的是選舉方式的改變所體現出的代表性的變化。李登輝在搞這些舉動的同時,雖然也弄了“國統會”和《國統綱領》,但那是用來安撫國民黨內的“統派”的。待到陳水扁廢除它們時,李登輝說,那本來就是歷史的產物;他也成立了海基會,用以與大陸的海協會協商交流,但那是用以羈靡大陸的。待到李登輝的任期行將結束,他終於講出兩岸關係是“特殊的國與國”的關係,即“兩國論”。他也正是以“兩國論”阻斷了兩岸兩會的協商。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