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聯合報:執意要罷馬 小英深陷在荒謬戰場中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5-29 09:24:22  


  中評社台北5月29日電/聯合報今天社論說,五一七遊行後,民進黨新一波的攻勢,是要“罷免”馬英九。以綠營目前在“立法院”的席次,恐怕連提案門檻都達不到,遑論在“國會”成案交付公民表決。但蔡英文堅持要做,理由是:這是不滿馬政府必要的態度表達。

  蔡英文的說法,近乎不知所云。五一七嗆馬遊行,其實已是明顯至極的“態度表達”;方隔數日,同樣的大戲有必要立即重演嗎?再說,全台民眾誰不知道民進黨一心一意反馬,人們也很希望它能適切扮演有效的制衡角色,可惜它卻停留在膚淺的“態度表達”為已足。若民進黨一直找不到準確的施力點,只能用一些虛張聲勢的假動作來遮掩自己的無能無力,它將愈發自外於人民。

  社論指,民進黨近來的抗爭,雖然出招頻頻,卻已掩不住目標空茫的徒勞與虛無。五一七遊行加碼靜坐,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滿足了綠營自己人一頓情緒發洩;但在馬英九聲望回升及陳菊登陸的反諷下,其實已顯得虎頭蛇尾。再往前看,民進黨“立委”反鎖會議室杯葛大陸學歷放寬案,結果只使法案審查改期,卻未聞民進黨提出什麼相對的卓見;抗爭半天形同做戲,只留下杯葛惡名。如今又要提案“罷馬”,除了徒惹故作姿態之譏,不會讓人民覺得它不務正業、玩弄政治嗎?

  民進黨為何一再將有限的精力耗費在不成比例的鬥爭上,令人不解。仔細追索,或有幾個原因可以解釋:第一,早年從在野崛起的勝利美味,使它迷戀高規格抗爭,以為那是自己所向披靡的祕訣。殊不知,八年執政之後,人民心目中已留下民進黨“只會鬥爭、不會治‘國’”的惡劣印象。亦即,抗爭動員手段之操作過度,已是民進黨的“負債”而非“資產”,它自己卻仍未意識到時勢變遷,或雖有所覺卻找不到其他出路。

  第二,民進黨過去以“長於論述”取勝,但經過八年執政的檢驗,證明它的“行動”常常跟不上自己的“嘴巴”,眼高手低,甚至口是心非。包括在野大唱正義的高調,遇上扁家貪瀆問題卻又極力包庇,踐踏正義和法治;包括大貼國民黨賣台標籤,陳菊卻又悄悄登陸訪問。在今天台灣政治的棋盤上,民進黨早已失去了道德優勢,但它卻還企圖以不成比例的手法來妖魔化國民黨;這種作法,其實只凸顯自己缺乏民主素養,想用政治抗爭來壓倒民意、推翻選舉,高明何在?

  第三,民進黨不斷採取高規格的反制戰略,一方面是因自己在議會路線碰壁,無法贏得民眾認同;二方面是綠營側翼有深綠挺扁部隊掣肘,民進黨必須以特殊手段安撫他們。亦即,在民意的光譜上,民進黨已陷於進退兩難之境:它愈費心想要討好左翼深綠的一群,它就愈失去中間地帶的淺色選民。問題是,蔡英文找不到一個兩全之計,只能忽進忽退,結果當然無法兩面討好,反使整個黨的路線愈走愈偏,不知道整支大軍在朝什麼方向前進。

  社論指出,民進黨是鬥爭高手,至今也還以此沾沾自喜;若從年底縣市長選舉動員的角度看,蔡英文以“罷馬”作為(黨)中央的輔選戰略,配合地方選舉節奏一波波發動攻擊,也許仍有人會拍手叫好,稱之為“高招”。但民進黨的問題,也許就在招數太多了一點、心機太多了一些,繞來繞去走到最後,連敵軍在哪裡都弄不清楚,連自己身在何方也胡塗了。

  蔡英文眼中,淨是對馬政府執政一年的不滿;但她忘了,這也是民進黨輸掉政權的一年,民眾對扁政府的憤懣也還耿耿於懷,但民進黨有過什麼反省?又做了什麼努力挽回民心?民進黨曾三次全力抵制罷免“貪腐禍國”的陳水扁,如今卻欲以莫須有的“賣台”罪名罷免馬英九;深陷在這個荒謬的戰場中,民進黨如何令主流社會對它表示認同?


    相關專題: 馬英九執政一周年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