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金融人士:只有兩岸沒有三地 香港將邊緣化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5-16 17:17:48  


  中評社台北5月16日電/寶來金融集團副總裁黃齊元昨(15)日指出,過去大家常談論“兩岸三地”,但以後只會有“兩岸”,香港將被邊緣化。

  台灣經濟日報報道,黃齊元是參加“2009國際經濟金融論壇”的兩岸金融及投資展望專題講座,並做出上述表示。

  黃齊元說,或許以後兩岸還是會有“三地”,但這三地不再包括香港,而會變成北京、上海和台北,或是上海、廈門和台北,特別是廈門因為位於海西經濟特區,可望形成新的經濟版塊。

  黃齊元認為,中港台兩岸三地的變化很快,先前大陸國務院發布要打造上海成為國際金融中心,對香港的影響便很大。他並指出,在可見的未來,香港只會變得更不好。

  英國媒體的最新統計也顯示,倫敦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已超過香港成為第三名,僅次於紐約和新加坡達,香港則從第三名滑落到第四名。

  黃齊元說,香港過去被新加坡超過,現在又被倫敦超過,主要問題在於沒有轉型,香港過去是大陸與世界接軌的金融門戶,但劣勢是產品不夠多元化;但香港為提高競爭力,已提出六大優勢產業計劃,包括檢測與認證、醫療服務、創新科技、文化創意、環保和教育服務。 

  香港邊緣化 台灣好時機? 
 
  另外,聯合報報道,香港人憂心邊緣化,台灣或許有機會可以重畫亞洲金融版圖。

  黃齊元昨天表示,香港金融中心的地位已慢慢被邊緣化,台灣夾在崛起的中國與美國華爾街之間,目前正是好時機。

  他還重新定義“新兩岸三地”,將會是“北京、上海、台北”,或是“上海、廈門、台北”,香港將被排除在外;福建廈門因被劃為海西經濟特區,也可能成為新的經濟板塊。

  黃齊元在參加“國際經濟金融論壇”表示,目前的亞太四大金融中心“香港、新加坡、上海與台灣”,近年來此消彼長的變化十分快速,未來香港可能會被慢慢邊緣化,逐步退出亞洲金融版圖。

  他認為,香港很可能將被上海超越,因為大陸總理溫家寶日前宣布要將上海定位成“國際金融中心”與“國際航運中心”;更何況,香港現有缺點不少,包括過度依賴中國、沒適時轉型、過於自滿、不夠多元化、新金融商品創新不足等。

  上海的情況是優劣參半,優勢是中國的商業與金融中心,同時也是大型國企的上市中心;但缺點也很多,像是過於自滿、決策力有待加強、本位主義讓創新度不足、產品不夠多元化等。

  他指出,台灣的競爭力在於:產業分布平均、擁有完整高科技產業鏈與產業族群、深度的多層次投資人,對於新金融商品的接受度高。

  不過,花旗環球財務管理顧問公司董事長杜英宗對於兩岸三地成為亞太金融中心的看法不同,他指出,上海想成為國際金融中心之路並不樂觀,因為中國司法制度不透明;台灣同樣也是受到司法牽絆,如果可以健全台灣的司法制度,台灣的未來就值得期待。

  證交所董事長薛琦對兩岸關係解凍後的台灣未來也很樂觀,他說,台灣人的創意可以跟中國大陸的資源產生互補作用,雖然這次金融海嘯台灣的整體表現在亞洲四小龍中墊底,但未來發展仍值得期待。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