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英國華社頻傳負面新聞 華人應自省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5-10 09:48:36  


 
  灰色土壤如此豐富,滋生諸多投機取巧的現象也就不足為奇了。但是這樣的“灰色土壤”並不就是真正的“安樂窩”。

  現代版的“掩耳盜鈴”故事 

  近期以來,英國政府和警方開始把目光投向移民社區。尤其是英國移民局與重罪調查署(SOCA)的聯手合作,正式把打擊移民犯罪提到了重要的位置。而從2008年開始,英國內政部邊防署(UK Border Agency)也決定把現有的幾千名移民官,在三年內分散重組為70至80個地區性移民管理執行組,重點打擊各地區的移民犯罪行為。

  今年4月1日出台的新的學生簽證計分制度規定,只有獲得英國政府認可並擁有相關牌照的學校發出的簽證函,才能讓申請簽證的學生獲得足夠的分數。而且英國院校必須即時向英國邊境局匯報學生的出勤情況,如果出現學生未按時注册、 10天無故曠課、退學、課程長度變化及其他任何院校認為可疑的情況,都需要即時匯報。

  這些嚴格而明晰的規定,顯然減少了所謂的 “灰色土壤”。事實上,隨著英國警方開始把目光投向英國華社,權力陣線步步逼近,這些灰色土壤已經越來越沒有存在的基礎。

  其實,早在2008年就有英國主流媒體派出“臥底”記者走訪幾家華人移民中介,並曝光了他們的一些違法不當行為,這其實是主流社會開始注意到華人中介造假現象的一個訊號。可惜的是,該事件並沒有引起華社足夠的重視,媒體的曝光在還沒有變成警方的強制行動時,很多人還是習慣於自我麻痹、掩耳盜鈴。

  但所謂“山雨欲來風滿樓”,媒體的曝光有時正是強制行動的前兆與鋪墊。任何時候我們都不要忘記 “天網恢恢”的下一句是“疏而不失”。

  古人說“一日三省其身”,今時今日,英華社即使不能做到“一日三省”,只要能做到隔幾日就靜下心來反省一下自身的行為舉止,就已經能獲得諸多裨益了。

  華社一系列負面新聞被曝光後,依然有華人按照固有的思維方式,把英國政府肅清不良留學中介和打擊華人違法犯罪的行動,看作是一種“種族歧視”,認為是“抹黑華社、針對華人”,不肯直面華人社區內部的確有少數人在利用“灰色地帶”來進行違法投機活動的現實。這樣的一種“鴕鳥”態度,先入為主地把自己想象成了“受害者”,只能轉移輿論的視線,掩蓋問題的實質。

  對外,我們固然要據理力爭,發出華社的聲音,爭取華社的合法權益;但對內,我們同樣需要勇於面對自己的問題和不足,並不斷完善自身。只有這樣才能樹立起英國華人社區的健康正面形象,讓大部分遵紀守法、勤勞工作與學習的英國華人和中國留學生得到公正的評價與應有的尊重。

  現在,正是華人社區轉型,華人經濟各種行業走向正規化的時期。在這個階段,華社遭受一些衝擊是難免的。但是從長遠來說,制度更明晰,管理更嚴格,造假、欺詐的事情減少,對華社的健康發展是一個好事情。

  所謂破舊立新,舍棄的同時也有獲得,在得失之間,我們可以看見海外華人社區生生不息、綿延發展的生命動力。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