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紀念五四 馬英九:民主科學歷久彌新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5-04 14:46:15  


馬英九4日前往“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檔案館,出席“胡適與近代中國的追尋-紀念‘五四’90週年學術研討會”並致詞。(中央社圖片)
  中評社台北5月4日電/適逢“五四運動”90週年,“總統”馬英九4日出席“胡適與近代中國的追尋-紀念‘五四’90週年學術研討會”時表示,回顧90年的歷史,兩岸之間走過非常曲折的道路,不過他認為五四精神中的民主科學素養,仍然具有很強的歷史意義。同時馬英九相信,自由民主、人權法治,未來仍然會成為兩岸人民對話的共同語言。

  台灣“中央廣播電台”報道,馬英九表示,五四運動已經90年,回顧這段時間,從北伐抗戰到最近兩岸和解,台海之間走過很多長遠而曲折的道路。不過他表示,五四精神中的民主科學素養,到現在仍然具有很強而且歷久彌新的歷史意義。

  馬英九說,“自由民主、人權法治,我相信未來仍然會成為兩岸人民對話的共同語言。”馬英九更希望,未來兩岸不要再從事軍備競爭或外交鬥爭,而是在自由民主人權等議題上,展開合作跟競爭。

  馬英九表示,台灣以累積半世紀的民主經驗,做出第二次的政黨輪替,可以很自豪的說自己是一個真正自由民主的“國家”,也就是在五四所提倡的民主方面,交出第一張成績單。馬英九認為這不只對台灣,對整個華人世界都有很重要的意義。

  另外馬英九表示,台灣的民主制度還有很多可以努力的空間。他舉出自己日前到台南大天后宮上香,遭遇學生抗議開放陸資跟陸生來台的政策,而這些學生受到廟方人員制止。馬英九認為,執法單位在方法上跟態度上可以更寬容、更謹慎,讓不同的意見能充分表達。

  馬英九指出,台灣已經是民主多元的社會,對公共事務有歧見跟對立在所難免,遺憾的是在公共論壇中受到爆料文化主宰,讓各項政策有預設立場。馬英九認為,這樣一來,真正的事實、對錯是非難見青天,對政策也沒有幫助,他相信這些觀念都還有改進的空間。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