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專家:重塑形象 美國實施收縮型軍事戰略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5-04 08:55:32  


駐阿美軍分隊正在與塔利班作戰。(資料圖)
  中評社北京5月4日電/解放軍報發表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美國研究所孫茹的文章稱,冷戰結束後,美國軍事力量極度膨脹,擴張勢頭強勁,布什政府任內發動的阿富汗戰爭和伊拉克戰爭,更成為美國對外擴張達到巔峰的兩大標誌性事件。然而,這兩場戰爭也極大地消耗了美國的實力,牽制了其擴張勢頭,再加上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機,使新上任的奧巴馬政府面臨著拯救美國經濟、重塑美國形象、重振美國“領導地位”的艱巨任務。在這一背景下,奧巴馬政府推出的軍事安全政策,也不免帶有休整與相對收縮的特點。 

  這種特點在美國一系列相對緩和的舉措和倡議上面得到了體現:2月17日,宣布向阿富汗增兵1.7萬人;2月27日,公布從伊拉克撤軍時間表,預計2011年撤出全部美軍;3月27日,公布對阿富汗新戰略,大力推動該地區國家和國際社會共同解決阿富汗問題;4月5日,在布拉格發表“無核世界”講話,提出美俄達成新的削減戰略武器條約、美國簽署《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加強核不擴散機制、打擊核恐怖活動等主張;4月6日,美國國防部長蓋茨宣布大幅調整2010財年國防預算,終止陸軍“未來作戰系統”、空軍F—22“猛禽”戰鬥機和海軍多功能驅逐艦等研發量產項目。在此期間,美國政要還相繼就在東歐部署反導系統問題發表講話,緩和美俄緊張關係。 

  從戰略目標看,奧巴馬政府提出的軍事安全政策具有明顯的收縮意向。在推翻薩達姆政權後,布什政府雄心勃勃地推出了“大中東民主改造計劃”,意在從根本上控制整個中東地區。而奧巴馬從一開始就堅決反對伊拉克戰爭,認為其偏離了反恐軌道,主張在阿富汗打擊恐怖主義,恢復反恐戰爭的“本來面目”。他公布的對阿富汗新戰略,目標也不再是“推進民主”,而是集中力量“破壞、瓦解和擊潰”盤踞在阿富汗與巴基斯坦交界處的“基地”組織勢力。從這個意義上觀察,奧巴馬政府從伊拉克撤軍是一種戰略收縮,在阿富汗大舉增兵則可能是為了盡快穩定阿富汗局勢,為盡快從阿富汗抽身做準備,同樣可視為一種戰略收縮。 

  奧巴馬政府在導彈防禦系統以及核政策上主動出招,在緩和美俄關係、改善美國形象、重振美國“領導作用”等方面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例如,在導彈防禦問題上,奧巴馬總統及副總統拜登、副國務卿伯恩斯等人均表示要重新評估在東歐部署導彈防禦系統的計劃,考慮與俄羅斯開展合作的可能性。布什政府時期,美俄核裁軍進程停滯不前。奧巴馬政府上台後則在削減戰略武器問題上採取積極姿態,謀求與俄簽署新的削減戰略核武器條約,特別是奧巴馬提出的“無核世界”倡議,更是引起輿論廣泛關注。此外,奧巴馬政府還放下身段,注意傾聽歐洲盟友的聲音和利益訴求,尋求更多的合作途徑,促成美歐關係回暖。 

  但是,奧巴馬政府的上述政策主張在美國國內卻引發了強烈的爭議。一些新保守派人士批評奧巴馬在導彈防禦系統以及核裁軍等方面的倡議太過“天真”,奧巴馬政府的上述表現形同於當年尼克鬆政府在全球範圍內進行的戰略收縮,對外退讓將進一步削弱美國的實力地位。

  然而也有輿論認為,尼克鬆政府當年提出“五大力量說”,修補跨大西洋關係,對蘇緩和,對華開啟交流大門,有效地改善了美戰略處境,為後來裡根政府“重振國威”打下了基礎。在此意義上,批評奧巴馬“天真”也許有些為時尚早。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