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倒計時一周年 舉全國之力籌辦上海世博會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4-27 15:39:16  


2010年上海世博會,是第一次在發展中國家舉辦的注册類世界博覽會。
  中評社北京4月27日電/如同經濟陰霾中的一縷曙光,當金融危機的衝擊波仍在全球蔓延的時刻,2010年上海世博會這一世界文明的盛會,正匯聚世界文明的精華,凝聚五湖四海的力量,點燃人類共同的希望之光――為了“更美的城市、更好的生活、更深的情誼”。 

  新華網報道,5月1日,主題為“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中國2010年上海世界博覽會,將迎來開幕倒計時一周年。 

  “一切始於世博會”,這是人們對世博會誕生158年來雲集了各個時期的文明成果而產生的由衷感嘆。舉辦一屆成功、精彩、難忘的世博會,是全體中國人的夢想;以上海世博會為平台,探索城市可持續發展之路,是國際社會對中國的重托。 

  6年多來,中國舉全國之力,集世界智慧,籌博的“長跑”始終未敢停歇,力求做深、做細、做實每項工作,為世博會會期運營做好充分準備。面對突如其來的國際金融危機挑戰,中國政府明確提出:辦好世博會,對於提振市場信心,推進世界各國經濟、技術和文化交流與合作,共同應對金融危機,促進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更美的城市”:世博會是科學發展的“試驗田” 

  2010年上海世博會,是第一次在發展中國家舉辦的注册類世界博覽會。中國政府始終高度重視上海世博會籌辦工作。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胡錦濤指出:辦好世博會是上海實現科學發展的重要契機,也是上海今後一個時期發展的重要推動力,一定要把這個機遇用好。 

  2006年3月22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正式簽發了上海世博會的官方邀請函,上海世博會的國際招展工作隨即展開。 

  2008年8月26日,北京奧運會的聖火剛剛熄滅,胡錦濤主席就在出訪韓國時再次向全世界發出邀請:“我們期待著世界各國各地區以上海世博會為平台,充分展示城市文明成果、交流城市建設經驗、傳播城市發展理念、探討城鄉互動發展,探索新的更好的人類居住、生活、工作模式。” 

  從2002年12月3日中國以絕對優勢獲得2010年上海世博會主辦權以來,上海世博會的籌辦進程,就是探索科學發展的過程。作為特大型城市的上海,如何通過世博會讓人們分享科學發展的成果、讓城市更美好?上海世博會組委會副主任委員、上海市市長韓正表示:上海世博會在世博會歷史上第一次把城市作為主題,而城市是全世界共同關心的話題;中國的發展、上海的發展也是吸引參展者非常重要的因素,科學發展的實踐和理念要在本屆世博會上得到充分展示。 

  以科學發展觀為引領,世博會的籌辦井然有序。在國家有關部門支持下,上海辟出黃浦江畔一片占全市中心城區面積近百分之一的土地,完成了1.8萬多戶居民和270多家企事業單位的“世博大搬遷”,讓這片5.28平方公里的土地從煙囪林立、危棚簡屋密布的“城市傷疤”,一步步演變為綠樹映江、場館競輝的“世博園區”。 

  從此,上海多了一個生態良好、交通便捷的新城,上海未來最需發展的現代服務業和與之配套的國際化社區有了堅實的物質載體。滄海桑田間,上海更造就了世博會158年歷史上面積最大的園區,為全世界提供了一個探索城市科學發展的“大試驗田”,顯示出中國堅持改革開放、實踐科學發展、致力建設和諧世界的博大胸襟。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家副主席習近平在參加上海代表團審議時明確指出:實踐證明,辦好上海世博會,既是上海加快推進“四個率先”、努力建設“四個中心”、實現自我發展、更好地服務全國的重要抓手,也是應對當前國際金融危機挑戰、實現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重要機遇。 

  如今,世博園區已成為一個最具未來憧憬的代名詞。繼氣勢恢宏的世博中心、中國館、主題館、演藝中心、世博軸等新建永久性建築結構封頂後,一批蘊含最新設計理念和科技成果的外國自建館、企業館以及聯合館、租賃館也相繼奠基建設;有“袖珍聯合國”之稱的“世博村”,在昔日一座化工廠廠址上拔地而起,即將迎來全世界上萬名參展者的入住。 

  世博園區約三分之二的面積位於浦東。上海市委常委、浦東新區區委書記徐麟表示:世博會給浦東新一輪開發開放提供了重要機遇,浦東要在綜合配套改革的基礎上,抓住世博機遇,在科學發展之路上實現新跨越。 

  科學發展的理念成為世博大家庭的共識。截至目前,已有234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確認參展上海世博會,其中200個簽署了參展合同。世博大家庭的成員不僅共同創造了世博會的參展新紀錄,而且將在世博會歷史上第一次圍繞“城市”主題展開交流合作。其中,不少國家從來沒有或已多年沒有參加過世博會,18個國家甚至尚未與中國建交。 

  “大家如此積極參與這屆世博會,是因為東道主選定的主題,即如何實現可持續發展、建設更美的城市,與各國發展產生了強烈的共鳴,而上海世博園區就是一個最佳實例。”上海世博會阿聯酋政府總代表薩利姆.賽義德.阿邁裡說。 

  放眼日新月異的世博園區,阿聯酋規劃建設一座狀如沙丘的展館,重點展示其建國38年來城市快速成長的歷程;已經開工的英國館則像一個長滿觸須的發光盒,將信息技術和建築材料的開發推向極致;由萬千藤條編織而成的西班牙館,在自然通風和散熱領域努力實現“天人合一”;“漂浮”在水面上的法國館,將法式園林由平面引向立體,並可實現能源自給……這些展示“亮點”,有可能引領今後的新科技、新產業以及新生活方式。國際展覽局秘書長洛塞泰斯認為,在當前城市人口已超過全世界人口總數一半的重要“關口”,上海世博會選定“城市”主題,全面探索全球化時代城市化進程中的挑戰和機遇,可謂正當其時、意義深遠。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