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台北4月27日電/聯合晚報今天一篇特稿說,ECFA沒有納入第四次江陳會的議題,其實是可以預期的,兩岸對此似乎一直有某種視角上的歧異,可能北京方面仍然要再做一些觀察,另一個原因是,台灣內部對這個題目還在吵翻天,這個議題談不談,遲些再放到議題清單裡,不但有更多的轉圜空間,還可以潛入水面之下,鴨子划水。
所謂視角上的歧異,主要是台北想的是靠這個協議,打開與其他貿易夥伴間的自由貿易協定的商談與洽簽,背後目的其實拉得很雄偉。但北京想的,可能比較偏向於,藉著這個協議跟台灣建立更密切的經濟互動,甚至這在這協議框架裡,給台灣更多的優惠措施,讓台灣感受到北京的關照之情。
文章認為,這種角度偏折的情況,如果雙方沒有再經一陣子的溝通磨合,找出一個聚焦的支點,可能輕易拿到桌上談,告吹或破裂的機率是頗高的。
看得更真切一些,就因為台北想的是靠一個ECFA,找到跟美、日、韓與東協間簽FTA的門票與通路,大陸就必須要在這件事情上想清楚。要不要放行呢?現在想必還沒有找到答案。
文章說,這些基本的問題都沒有弄清楚的同時,台灣內部又已經把這個議題弄成是一個統獨對決、藍綠對抗的新政治爆點。彷彿這個協議一簽,就意味台灣的命運就此固定與確立,就是朝著最後的統一邁進,在野陣營蓄意將台灣民眾內心恐懼拉高對抗策略,就政治操作言,是成功、奏效的。
那麼,北京要不要配合馬英九,一下子就締下盟約,展現一副堅定卓絕、一往直前的姿態?擅於攻謀的北京一定知道,這樣惹起的反彈力量,勢必是更大的。
先按下不表,潛入一種讓外界摸不著頭緒的狀態,是有助雙方再將此事琢磨地更透徹,更可以讓民進黨等有意主打此一議題的反對勢力,抓不到攻擊要害,失去運動動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