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俄羅斯結束反恐戰爭 車臣問題仍未解決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4-17 10:33:09  


一九九五年三月檔案照,一名俄軍在格洛茲尼一處東正教墓園,檢視挖出的平民屍體,這些平民喪生在冬季戰鬥中。
 
  反恐委員會在聲明中說,結束反恐的目的是“創造共和國情勢進一步正常化的條件,恢復與發展其社會經濟領域”。

  戰火摧殘15年 車臣百廢待舉

  在先後兩次對車臣出兵及長達十五年的生靈塗炭後,俄羅斯聯邦當局終於宣布結束在車臣的“反恐行動”。表面上這似乎是克里姆林宮的勝利,但實質上卻是俄國人找的一個下台階,甚至可能是車臣現任總統拉姆贊.卡德羅夫的勝利,因為他從此更能隨心所欲地控制車臣。

  俄國的官方說法是,在歷經多年的奮鬥後,車臣境內的恐怖威脅已被化解。車臣再次恢復和平,重建工作正全力展開。

  三十二歲的卡德羅夫也在俄國電視台上依樣畫葫蘆地說:“二○○八年沒有發生任何一起恐怖攻擊。車臣人民早已把戰爭忘得一乾二淨。我們正發展、打造及恢復共和國經濟。”據他的說法,仍窩藏在山區的“叛軍”戰士只剩下不超過五十至八十人。

  一九九○年代中期的第一次車臣戰爭,對克宮來說猶如災難。數千名裝備不良的俄國義務役士兵在企圖以武力收復這個回教共和國時戰死沙場。兩年後,莫斯科被迫談判停火。一九九九年,當時獲已故總統葉爾辛拔擢擔任總理的普廷,發動第二場戰爭,將車臣首府格洛茲尼炸成廢墟,車臣人口逾三分之一逃亡境外。二○○二年,聯合國點名格洛茲尼是“舉世被摧毀最嚴重的城市”。

  但在此同時,克宮改變策略,關鍵在於若干大權在握的車臣派系領袖向莫斯科投誠,其中最重要者就是曾為車臣伊斯蘭法典詮釋長的阿梅德.卡德羅夫。他在二○○ 三年成為總統,其策略是分化叛軍,那些可被說服或收買者便獲得特赦,還能在車臣軍隊任職,抵死不降者則遭獵殺。不過,他在一年後死於一場爆炸。

  於是莫斯科改找他的兒子拉姆贊.卡德羅夫。雖然這個年輕的卡德羅夫沒讀多少書,卻是莫斯科理念的忠實執行者,旗下一批殺手專門私設刑堂、綁架與謀殺涉嫌加入反抗勢力的年輕男女。他也長期遊說克宮解除反恐機制,用自己的效忠換取車臣更多自主地位。

  雖然克宮仍對邊陲放不下心,但為安撫卡德羅夫,也只好做出此一政治讓步。雖然俄軍反恐任務告終,卻不代表車臣問題也跟著解決。車臣失業率逾五十%,反抗軍也分別轉往東邊的達吉斯坦與西邊的印古什伺機作亂。但更令莫斯科擔心的是,克宮為讓車臣衝突局部化,大幅授權給卡德羅夫,反使其乘機坐大,猶如割據一方的諸侯。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