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雪龍號機長不願談墜機原因 疲勞說法被否認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4-14 11:08:12  


4月12日22時55分,“東海救111”輪成功將“雪龍號”南極科考船租用失事直升機機骸打撈出水。新華社
  中評社北京4月14日電/備受關注的“雪龍號”艦載直升機墜海一事,事故原因截至昨天尚未浮出水面,社會上各種猜測不斷。其中有種說法是懷疑由於長期從極地極端條件下回來,飛行員產生心理疲勞而造成。對此,中國極地研究中心昨表示:飛行員楊華沒有參加我國第25次南極科考,李寶輝已提前二十多天回來,這種猜測不可靠。

  “心理疲勞”一說被否

  成都商報報道,究竟為何發生沉海事故?截止昨天晚上8點,中國極地研究中心有關負責人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具體事故原因還沒有出來,事故報告不會這麼早得出。

  對於有人懷疑“心理疲勞”導致事故之說,我國第25次南極科學考察副領隊秦為稼表示:該猜測不可靠,執行此次飛行任務的飛機長楊華,是從哈爾濱前來執行轉場任務的,並沒有參加第25次南極科考;而李寶輝也在二十天前回到國內,應該不存在過度疲勞的說法。

  而有關心理專家也認為是心理原因的可能性不大,認為陸地的環境遠遠好於南極惡劣條件,應該更適合飛行員。

  墜機輪廓較完整 復原不難

  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昨天宣布,“雪龍”號失事直升飛機的製造商已緊急趕赴上海配合民航做好事故原因調查。“首先,調查飛機的損傷程度。”廠家需在調查過程中完全復原失事飛機。而從此架直升機打撈的情況看,墜江後仍保持了整機輪廓,因此這部分工作難度小了很多。交通部東海救助局表示,在整個救助過程中沒有發現“黑匣子”。

  機長口供是關鍵

  相關事故調查還將詢問當事員。“當事人員包括機長、特設師以及目擊者。”其中,機長對事故的還原起到了判斷整個失事原因的關鍵作用,但並非是決定性作用。“如果當事人員的口供和飛機損傷程度相吻合,調查結果就可能在很短時間內完成。”不過,一旦當事人員之間的口供發生了衝突,或者當事人員的口供和飛機損傷程度不吻合,那麼調查結果將無限期延長。

  但昨天下午傷員所在的上海市第七人民醫院胸外科醫生毛小東告訴記者,“傷員基本上可以康復出院了,也不會留有後遺症。”當記者詢問傷者如何回憶和描述當時事發情景,以及心態如何時,醫生有些無奈:“在治療過程中醫院對傷員就一直加入了輔助性的心理治療,但兩名傷員都似乎不願再談。”當觸及有關話題時,傷員會表現有些壓力和後怕。3名傷員中病情相對較重的唐立君是頭頂有裂傷,但通過腦部CT檢查並沒有發現顱內傷。

  機械師仍下落不明

  儘管失事直升機的殘骸已經被打撈上岸,但截止記者發稿時,失蹤的機械師楊永昌依然下落不明。由於連日來沿江沿海大霧不斷,因此給搜救工作帶來了一定的難度。

  資料鏈接

  失事機有19年機齡

  失事直升飛機是由哈飛集團公司引進法國“海豚”直升機專利技術製造,1990年出廠,代號為B7109。據介紹,19年機齡的飛機在民航業屬於比較陳舊。

  該機曾在一年中三赴極地考察,經受住了惡劣天氣和繁重科考任務的嚴峻考驗。此次隨“雪龍”號參加第25次南極科考,歷時173天的南極科考期間,共飛行153小時21分,狀態一直良好。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