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時評:溫總理的“不需請示”擊中官場時弊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4-08 15:18:59  


  溫家寶總理在召開政府工作報告座談會討論過程中,大家對城鎮登記失業率數據提出質疑。據參加會議的人士透露,溫總理當場表態:只要網上出了個什麼東西是需要解釋的,你們不用請示我,你們趕緊上網去解釋,別把問題拖成一個不得了的大問題! 

  總理要求各部委遇到百姓質疑不需請示,儘快抓緊去解釋,以免延誤時機。這不僅針對各部委而言,而且也是在提醒所有官員,在行政過程中要重視民眾的意見,要敢於負起應負的責任,遇到問題,不能一味等待上級指示,須當斷則斷。 

  長期以來,各級官員習慣了遇事向上彙報領導,等待上級指示安排後,才開始行動。這種做法,雖然便於上級對下級的指揮控制,卻也助長了下級官員不敢承擔責任的思想。現在,這已成了一個不容回避必須加以解決的問題。事實上,那些遇事喜歡請示的幹部,看似恭敬,實則乖巧,因為可以不承擔責任。他們往往是,遇到麻煩就避讓,不去積極想辦法解決;對待民眾的疑問躲躲閃閃,不敢正面回答,生怕犯錯誤;把解決問題的責任推給上級,非要等到上級給出具體指示。這樣一是延誤時間,不能儘快解決問題,甚至小事拖成大事;二是因資訊層斷裂,上級不能把握具體民眾情況,僅憑下級反饋,有產生誤判的危險,對解決問題是極為不利的。 

  比如,在去年貴州甕安事件中,情況開始並不嚴重,但當地政府官員手腳慌亂,不知如何應對,要等待上級指示才敢行動,甚至當政府大樓被點燃後,相關領導還在辦公室裏閉門開會研究,層層請示等待,結果失去了最寶貴的解決時機,以致局面一時難以收拾。 

  各級官員都是為民眾服務的公僕,雖然所處的級別不同,職位有差異,但都應以民意為重。民眾有要求政府回答問題、解釋質疑的權利,及時回應民眾的疑問是政府的責任。民眾將國家管理權賦予政府機構,是為得到安全和服務。作為公僕的政府官員,拿著納稅人發的薪水,有責任且必須面對民眾的質疑。 

  積極面對,敢於負責,這才是應對民意的最好方法。(來源:半月談 江德斌)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