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馬英九若兼黨主席 國共平台恐失去潤滑劑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4-06 00:27:48  


黨政一肩扛起,對馬英九有利有弊,若有重大閃失,他將頓失迴旋空間。
  中評社台北4月6日電(記者 倪鴻祥分析報導)馬英九因國民黨在兩席“立委”補選中出現警訊,以及黨團立法效率不彰等問題,傳出重新思考兼任黨主席,惟府方迄今尚未明確表態。以目前情勢,黨政一肩扛起,對馬英九有利有弊,若有重大閃失,他將頓失迴旋空間;兩岸之間好不容易搭建的“國共平台”也將因馬英九站上第一線,失去了寶貴的潤滑劑。

  馬英九重掌黨政有利於府院政策的貫徹執行,徹底推動廉能政治,屆時黨籍“立委”與行政團隊的配合度,將作為2012年“立委”改選的提名依據。年底縣市長提名,黨內仰望他出面解決台北縣僵局,馬擁有資源與籌碼,協調人選將更為順利。

  “馬總統”兼“馬主席”的優點固然不少。然而,台灣經濟雖稍有起色,但距離全面復甦尚為遙遠,馬英九是否還有餘心餘力去兼攬另一個層次、同樣錯綜複雜的黨務?“馬主席”也勢必被在野黨抨擊一心兩用,做為打馬的藉口。

  其次,馬英九個性使然,“組閣”人事,大都是人選敲定後,才去疏通反彈聲浪;協調地方派系,也欠缺柔軟身段,即使他改變意念要“沾鍋”,被勸退者也可能心有未甘,留下怨言。特別是“3都15縣”的政策,馬若無合適的“代理人”幫忙調和鼎鼐,恐難服眾。

  一旦年底縣市長選舉失守,馬英九民調持續低落,黨內可能“落井下石”,掀起另一波政治鬥爭。就算馬團隊、青年軍操作傳統“鞏固領導中心”的戲碼,也可能因大老施壓,逼馬妥協,致使決策效力打折,反而不利人民觀感。

  黨籍“立委”來自各地,背後代表不同的民意與地方實力,絕非說換就能算。就算馬另推形象清新的候選人,在政績沒起色的影響下,只會落人笑柄譏為“沒經驗的童子軍”,反而可能增加地方反彈、挑戰“中央”的機率。

  “立法院長”王金平已連任兩屆不分區“立委”,依黨內規定,不得再提名任不分區,除非破例。馬英九若想另推院長,一方面得煩惱人事安排,另方面新院長能否服眾?長年為友的無黨團結聯盟,會不會挺王而與馬唱反調?立法效率能否真能提升?或者是馬撿石頭砸自己的腳?

  馬英九面前是一個十字路口,他的抉擇關係到末來政治前途的成與敗,黨政一把抓,有可能問題一籮筐,必需深思。


    相關專題: 臺灣周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