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路透社:貨幣政策博弈 中國將打持久戰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3-30 18:21:50  


中國並不在乎周小川的提議是否會在G20峰會上被接納,她已經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
  中評社香港3月30日電(記者 亦昀編譯報道)中國央行行長周小川23日發表文章挑戰美元主導地位,可謂一石激起千層浪,掀起國內外媒體的廣泛而持久的討論。路透社的中國經濟主編魏倫(Alan Wheatley)今天發表文章指出,一種貨幣的全球主導地位不會在一夜之間喪失,這點北京心知肚明。因此,中國並不在乎周小川的提議是否會在G20峰會上被接納,她已經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

  文章說,周小川發表《關於改革國際貨幣體系的思考》這篇文章的政治意圖十分明確:中國對美元失去信心,並相信人民幣成為世界主要貨幣的時機,已趨成熟。

  文章摘譯如下:

  在這場貨幣政策的博弈中,中國在G20峰會前夕亮出了底牌,在出人意表的一幕中展現了其信心。中國的最終目標,是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記賬單位特別提款權(SDR)取代美元,作為“超主權儲備貨幣”。

  周小川的政治意圖是十分明確的:在這場資本主義危機削弱美國的影響力之際,中國對美元失去信心,並認為人民幣成為世界主要貨幣的時機,已趨成熟。

  周小川上周所做的這項提議,是大膽的、經過深思熟慮的、富有遠見的。不過,它也是極為不現實的。

  北京已經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除了俄儸斯的支持外,這個試探氣球將很快被擊落,對此,周小川心知肚明。這也就是為什麼他說建立一個新的國際金融秩序,需要各國政治家拿出超凡的遠見和勇氣。

  北京也很清楚,一種貨幣在全球所佔的主導地位,不會在一夜之間喪失。19世紀末,美國的經濟規模已經超越了英國,但它仍然需要兩次世界大戰來消耗英國的財政和軍事力量,使美元得以取代英鎊的地位。如今,美國絕不會輕易交出美元的主導地位。

  北京師範大學的經濟學教授鍾偉(音)認為,周小川提出的這項貨幣措施並不可行,他只不過是對當今這種不公平的全球金融秩序發出感嘆而已。周小川的文章應該被解讀為來自中國官方不滿的聲音。

  不過,從中國最近的一系列舉措中來看,對周小川的文章,應該有更深一層的解讀。

  去年12月中以來,中國與韓國、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香港和白俄羅斯達成總額6500億的貨幣互換協定,它與阿根廷的協定即將於週一宣布。這步棋可不是隨意走的。這些動作最直接目的,就是給受到全球信貸緊縮衝擊的貿易市場,灑上一些潤滑油。這項舉措對全球貨幣政策的潛在影響,更為深遠:在亞洲對這種做法習以為常之後,人民幣將變成一個區域性貨幣,而北京的地位和影響力也隨之上升。

  當人民幣國際化在貿易中適應之後,中國將更願意實現資本項目可兌換--這是人民幣成為特別提款權的一個組成部分的先決條件。
 
  目前還沒有跡象表明中國要加快開放其資本賬戶。但正如一些經濟學家所說,用人民幣定價及進行貿易,將不可避免地導致人民幣在離岸金融和投資上被更多地使用。

  在貨幣政治這盤棋上,中國欲與美元打平手,尚有很多步要走,遑論“將軍”。站在戰略的高度來看,如果周小川的提議在G20上不被接受,北京大概不會感到過於不安。

  德意志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馬俊認為,周小川勾畫的藍圖或會引領全球貨幣體系在未來數十年裏的一次最深遠的改革。

  “無論這次有關儲備貨幣問題的討論,是否會從理論層面變為現實,但是很顯然,中國認為在這場討論中採取主動權的時機已經成熟了。”渣打銀行的經濟學家在一份報告中說:“始於西方的經濟危機,使東方的經濟強國加速崛起。”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