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新華社:從G7到G20 世界經濟格局大變遷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3-28 15:26:28  


 
  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國際金融室副主任張斌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說:“無論是作為製造業產品的供給方,還是作為能源供給方,越來越多的以中國為代表的新興和發展中國家已經緊密地融入到全球國際分工鏈條當中。傳統發達國家的相對經濟地位在減弱,新的力量對全球經濟的影響越來越突出,沒有這些力量的參與和支持,很多經濟問題根本就不用談了。”他強調,在二十國集團裡面,發展中國家更多了,對於全球經濟治理來說,這個機制的代表性更充分,也有潛力發揮更積極的作用。

  巴西財政部長曼特加日前表示,七國集團已不再是世界經濟問題的主導者,二十國集團的有效性和機構體制需要得到進一步加強。

  改革之路漫漫

  隨著國際經濟格局的變遷,二十國集團開始走到前台,但國際經濟格局變遷不僅要求新興和發展中國家參與國際經濟政策協調,更要求它們在其中發揮更大的作用,取得更大的代表權和發言權,這將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目前,新興和發展中國家正在積極爭取,而發達國家則需要積極調整,接受和正視新興和發展中國家不斷崛起的現實。

  今年3月14日,二十國集團財政部長和中央銀行行長會議在英國霍舍姆舉行,為定於4月2日舉行的二十國集團倫敦金融峰會敲定了主要議程。在這次會議上,由中國、巴西、俄羅斯和印度組成的“金磚四國”發表聯合聲明,要求擴大新興和發展中國家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等國際金融機構中的代表權和話語權,這一立場受到各方矚目。

  中國社科院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王宏淼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說:“新世紀呼喚新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近30年來,七國集團是富國俱樂部,壟斷了國際事務決策權。隨著全球化背景下‘金磚四國’等新興市場經濟體的崛起,國際經濟力量發生了一些變化,發展中國家強烈要求和主張在國際事務中推進國際關係民主化,並開始有一些話語權。”

  他說,目前的二十國集團機制,體現了經濟全球化和世界多極化發展的必然性,是當代相互依賴型經濟條件下發達國家對發展中國家不得不作出的一個重大讓步,有可能奠定未來一段時期世界政治經濟新格局。

  根據二十國集團倫敦金融峰會官方網站公佈的會議議程,諸如改革國際金融和貨幣體系、加強金融監管以及擴大新興和發展中國家的話語權等一系列問題,已得到重視,這無疑是一種積極現象。但對世界經濟而言,建立一個更公正、更合理的國際金融和貨幣體系,並使之充分地反映世界經濟格局的變遷,將是一個需要付出長期努力的過程。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專題: 胡錦濤出席G20、中美峰會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