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呂秀蓮:民進黨成改革犧牲品(上)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4-15 00:19:10  


呂秀蓮接受專訪時強調,兩岸應進行創造性的交往、合作。
  中評社香港4月15日電/呂秀蓮在台北接受了《中國評論》月刊記者羅祥喜的獨家專訪,她認爲“兩岸應進行創造性的交往和合作”,並首次對外界表示“可以《玉山午報》的名義去”大陸訪問。《中國評論》月刊四月號全文發表了對呂秀蓮所作的長篇專訪。文章第一部分内容如下: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胡錦濤不久前在北京紀念《告台灣同胞書》30周年大會上,提出了對台六點意見,其中罕見地向民進黨喊話,表示只要民進黨改變台獨分裂立場,大陸願意作出正面回應。對此,正在籌辦《玉山午報》的台灣前“副總統”呂秀蓮於2月11日在其台北辦公室(GOGOGO辦公室)接受本刊專訪時,除談了《玉山午報》的籌備情況及對台灣時政等的看法外,也對兩岸關係及民進黨的發展談了自己的觀點;並表示,如果中國大陸發出邀請,她願意以《玉山午報》的名義到大陸訪問,認為兩岸應該進行創造性的交往和創造性的合作。

  創辦《玉山午報》的動機與目的

  記者:您能否先介紹一下籌辦《玉山午報》的背景和目的?

  呂秀蓮:這個構想醞釀已久,當初也跟王兄(指在場的王崑義)談過,王兄勸我辦週刊就好了。那時候是徵詢各方意見,現在已在逐步進行。至於目標、動機,都可以講:

  第一,應該是說,整個台灣社會在新政府主政下,越來越沒有希望,大家充滿了挫折感,看不到前途。同時,也不諱言,就是陳前“總統”陳家涉入弊案,帶給很多人對民主的失望。因為大家都失望,我非常擔心台灣社會信心會崩盤。我覺得,有需要趕快做一件事情,把大家的信心都鞏固住。這是很重要的動機。

  第二,長期以來,大家批評台灣的媒體,說媒體亂象,甚麼事情都歸給媒體,但是我認為,與其批評人家做不好,何不自己來辦一份比較模範的媒體?如果大眾最後對這份媒體是肯定、支持的,也許就會產生一種良性的效果,起帶動的作用。

  第三,民進黨主政8年,當時我們誠意很高,主張黨政軍退出媒體,但事實上做不到。結果,我們在退卻過程中,其他的勢力就更主導媒體,讓我們這些比較台灣本土的人感到非常挫折。就像30年前美國與台灣斷交後,我們創辦《美麗島》雜誌,結果一個新的運動方向很快就滋生出來了。今年是美麗島事件30周年,我們決定辦報,讓這份報紙成為台灣向前走的“光明燈”。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