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中華日報:陳水扁深度的恐懼 躍然在書上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3-27 11:21:08  


  中評社台北3月27日電/中華日報今天的社論說,關押在看守所的陳水扁,除應付弊案訴訟、各方訪客外,百無聊賴,寫稿遣懷,其看守所手稿,繼出版《台灣的十字架》一書之後,又推出《關不住的聲音》。在《關》書中,陳水扁透過書信體裁,大肆爆料,砲火四射,包括民進黨天王、主席、派系都遭重砲轟擊,甚至女兒陳幸妤也不能倖免。 

  社論說,立意集結成書的書信體文稿,是一種相對比較容易撰寫的文章,公開信愛寫給誰就寫給誰,內容愛怎麼舖陳就怎麼舖陳,表面看來是對著不同的人說著不同的話,實則是作者對著特定的人自說自話,凡有經歷、凡有所見、凡有所感,都可百無禁忌信馬由韁。《關》書副書名既為“陳水扁坐監ㄟ五○張批”,其旨趣大抵不出此範疇。 

  一般所見,學者、政治人物、當代名人手札,常被當成學術理論基礎,也是重要的歷史文件,是學術研究不可或缺的資料。然而,《關》書內容卻流於辟言囈語,惟對扁家弊案避而不談。就心理自衛機轉的形成以觀,這無疑是陳水扁“挫折平衡”的投射;亦即,當他面對排天而來的精神痛苦之際,顯然已從“挫折平衡”中將自己武裝起來了。 

  社論說,陳水扁在執政期間,或台獨操作過當,或黨內派系傾軋,或弊案不斷出包,以致政治危機迭傳不斷,是時,其“挫折平衡”就會高度呈現,形成特殊的心理機轉:遭受挫折/閉門舔傷/蓄積能量/觀風度勢/全面反擊。今其之《關》書,更進一步以自我“合理化”作用,將自己推升到虛妄的高度,宣示“我陳水扁還是陳水扁”。 

  具體的說,陳水扁在挫折/平衡/合理化的心理轉折,已然迸發出自慰式的“補償”作用,而為“沒頂之溺”獲取心理上的補償,因此除囑咐扁辦舉行國際記者會外,又以揮灑即就的文稿為武器,自以為依然“身在最高層”,點名開罵,不留餘地,陶醉在阿Q式的“精神勝利”,懵然以為所向披靡,無堅不摧,被他點到名者“莫之敢攖”。 

  例如:陳水扁批判蔡英文,“您對我有意見,要把我切割掉,問題是切得掉、割得了嗎?”“難免有人懷疑蔡主席仍在學習當民進黨員”,刻意貶抑蔡英文,重溫當年在黨內“陳水扁說的算”的舊夢,卻暴露最擔心的是民進黨和他徹底切割;又如,陳水扁直指新潮流“自己沒機會,也不給他人機會”,則反襯扁系已因扁案而消沉。 

  社論說,《關》書同時直指紅衫軍“亂台”(扁語)時,謝長廷曾經“逼宮”,陳水扁說:“您當著我的面說,‘總統’下台也不是大不了的事。”用詞遣字相當不客氣,凸顯“扁長情結”是個打不開的死結,說明謝長廷所不否認的“逼宮”,陳水扁迄今仍然憤恨不已,而其“寧叫我負天下人,莫叫天下人負我”的睚眥必報性格也就顯露無遺。 

  陳水扁在《關》書中,也提到“重殘的吳淑珍,已經不是一個正常的健康人”,好為日後脫罪抗辯預留伏筆。更指陳幸妤婚前曾遭男友劈腿,似要佐證書中所陳都是事實,連女兒的“情事”都拿來墊背,陳水扁於心何忍?是故,陳水扁權力已失,又面臨重刑問罪,其焦躁不安、恐懼惶怖的心情,無疑躍然在《關》書上。 


    相關專題: 陳水扁巨貪現形 民進黨陪葬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