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歐洲老是紙上談兵 G20峰會失去地位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3-26 18:45:09  


以往G2是屬於歐盟及美國,如今歐盟地位已被中國取代。資料圖片
  中評社香港3月26日電(記者 梁卓鈞編譯報道)英國《衛報》26日發表歷史學家賈頓艾許(Timothy Garton Ash)的評論文章,題為《一大國將會缺席G20峰會,究竟是那個?》。賈頓艾許認為,歐洲聯盟未能團結一致,中國及美國均不會視歐盟為一個“共同體”,以往G2是屬於美國及歐盟,如今歐盟仍然是一盆散沙,地位已被中國取代。文章摘譯如下:

  美國總統奧巴馬抵達倫敦後,他會發現一個“大國”缺席G20峰會:歐洲。二十國集團之中,有5個是歐洲國家,包括法國、德國、英國、意大利及歐盟,但這五個國家的總體少於整個歐洲的總和,那裡將有足夠數量的歐洲人,卻沒有歐洲。

  3月24日,英國首相布朗在歐洲議會上表示,歐洲引領國際社會解決經濟危機擁有“領先地位”。“領先地位”?也許有,但現時英國國力消減,已經無法支撐這個地位。歐洲一體化至今有50多年,現時正應付最嚴峻的金融、經濟危機,已經變得衰弱及存有分歧。

  中國及美國正在實施他們的刺激經濟計劃,相比之下,歐洲至今還端不出花生上桌。法國經濟學家尼古拉.巴維雷茲(Nicolas Baverez)估計,歐洲各國的刺激經濟計劃的總和,只佔全歐GDP的1.5%,而美國則是12%,相比之下,其數目相當之小。至今歐洲各國只忙於這2件事:1.國與國之間互相指責、2.挑剔美國的錯誤。例如,經濟學家克里斯托弗.施密特(Christoph Schmidt)對德國政府建言時,痛斥美國大印鈔票,擴大國債,將會造成巨大的通漲危機。這當然是事實,但德國同時等待著美國消費者支持其出口巿場。

  奧巴馬的歐洲之旅,將會與北約及歐盟在捷克首都布拉格舉行峰會,其中外交及安全政策將會成為主題。誠然,歐洲對伊朗的外交政策是一致的,然而,美國要求歐洲對伊朗提供經濟援助,團結的歐洲能否滿足美國?仍然是值得思量的。但是,奧巴馬議程的其他議題,包括巴基斯坦、阿富汗、俄羅斯及中國之間的關係,歐洲還不是“共同體”,各國仍然各持己見,都是一個個獨立國家。

  過去,歐洲花了10年黃金時間,卻未能促成共同合作,這行動以充滿野心的歐洲憲法作開始,卻以相當保守的《里斯本條約》作終結。歐洲國家試圖以“民主”方式說服愛爾蘭支持憲法。如果憲法爭論純粹為了更有效地協調各國的行動時,按照現時的條約,歐洲應更具優勢。可是,歐洲只懂說,不會做。

  作者認為,中國和美國都不會視歐洲為單一且協調一致的合作夥伴。為了實施集體性的全球金融及經濟政策,G20峰會或將促成一個新的合作框架,鏡頭背後,是數個主要力量組成的戰略聯盟。現在,不論是北京還是華盛頓,在G20裡進行G2對話的聲音越來越強烈。G2是指中國及美國,但從前卻是美國和歐洲--一個可以媲美美國的經濟體系,在討論經濟議題時,應該以G3組成戰略聯盟,但是那裡是歐洲呢?


    相關專題: 中評社編譯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