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空軍在西藏連建三座世界海拔最高機場(圖)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3-26 11:23:33  


成空某機群進西藏巡航
  中評社香港3月26日電/解放軍報報道,作為一支戍守西藏空防的重要力量,成空部隊在完成使命職責的同時,為建設文明繁榮新西藏作出了突出的貢獻。

  然而,西藏高原高寒缺氧、地勢險峻,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航路間雪峰高聳冰川廣布,風沙、冰雹、高空強風亂流肆虐,被公認為是世界上飛行難度最大的空域,有飛行“空中禁區”之稱。上世紀50年代,成空某部勇闖禁區,分別從北線、南線試航拉薩獲得成功,揭開了西藏現代航空史上的新篇章。

  “西藏每條航線上的飛行,都凝聚著成空駐藏部隊雷達、氣象、通信等各類保障人員的心血。”成空駐藏部隊司令員蔡自華向記者介紹道。走進該部指揮所,記者眼前一片繁忙景象:只見大屏幕上,三維地形圖、飛行動態圖、航跡圖不斷變換著,由幾排整齊排列的電腦組成的指揮系統,每個崗位都十分忙碌,電話鈴聲、命令聲此起彼伏……這裡就是整個西藏的“空管指揮中樞”。

  飛行管制,通俗地說就是空中交通管理。飛行管制室的參謀就相當於空中交通警察,負責組織實施飛行管制,監督飛行活動,維護飛行秩序,保障飛行安全,提高飛行的空間和實踐的利用率等等。據該部航管管制中心主任朱建偉介紹,成空駐藏雷達部隊分布在平均海拔高度4998米的雪山之巔,平均每年引導航班近 4000架次。海拔5374米的世界上最高的人控雷達站甘巴拉雷達站,被中央軍委授予“甘巴拉英雄雷達站”榮譽稱號。

  在雅魯藏布江江心小島上有一個導航台,進出藏所有飛機都要由它導航,一旦失靈,飛機就可能找不到方向。有一年7月,代理台長宋兆武帶領戰士紹建軍乘橡皮舟去島上搶修設備。當時的雅魯藏布江江面寬闊,江流湍急,漩渦密布。就在他們離小島只有十多米遠的時候,橡皮舟被水下的樹樁劃破了。為了減輕重量,宋兆武縱身跳下橡皮舟,想推舟前進。然而,他跳下水之後,就再也沒能浮出來。他犧牲那年還不到20歲。

  “如今,我們的雷達和導航裝備已經十分先進,那座江心小島的發射機已經由人控改為遙控,大大降低了官兵們的勞動強度,也減少了危險。”朱建偉主任感慨地說,“正是由於官兵們的無私奉獻,從1965年正式開辟航空事業以來,西藏還從未發生過飛行事故,確保了各航班在最複雜的航線上實現最為安全的飛行。”

  築起世界最高的機場

  “唐蕃古道人背畜馱,棧道流索獨木橋”。這是舊西藏交通的真實寫照。茫茫雪山、滔滔激流,西藏境內高山深谷交錯分布,航空港建設對於西藏社會和經濟發展有著重大意義。

  在高原上修建機場,施工條件之惡劣難以想象。面對生命極限的挑戰,成空某空防工程處這支馳騁廣袤雪域高原的“鐵軍”,自上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就一直是西藏航空港建設的主力軍。

  邦達機場位於藏東昌都地區,海拔4334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機場。1993年3月,該處接到命令,千餘名官兵揮師千里挺進邦達高原修建機場。負責工程組織的曹定國處長告訴記者,當時,國家確定的工期時限為兩年,但這裡每年霜期長達7個月,有效施工期滿打滿算僅有150天。為搶時間,官兵們披星戴月,僅用87天就貫通了全長5500米的主跑道,創造了高原機場工程建設史上的奇跡。

  1994年10月19日,第一架波音757客機平穩地降落在了邦達機場,整個邦達沸騰了。成千上萬的藏族同胞像朝聖一樣,徒步穿越幾十或幾百公里山路,將潔白的哈達,一條挨一條鋪展在機場跑道上。國家有關部門派出專家組進行全面驗收,臨別時留下了“邦達四最”的評價:“地方最苦、強度最大、質量最好、效益最高。”

  隨著一座座現代化航空港的建成,天塹變成通途,遙遠的雪域高原不再遙遠。自投身西藏高原機場建設以來,這個工程兵團隊先後完成了拉薩、邦達、林芝、日喀則、阿里等機場的建設任務,創造了連續修建3座世界海拔最高機場的紀錄。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