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解讀周小川文章 看金融危機的根源和化解之道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3-26 09:19:17  


  中評社北京3月26日電/在二十國集團金融峰會即將召開之際,中國人民銀行網站近日發佈了央行行長周小川《關於改革國際貨幣體系的思考》及《關於儲蓄率問題的思考》兩篇文章,周小川提出的觀點受到了中外經濟界的廣泛關注。中國進出口銀行首席經濟學家王建業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談了他的看法。

  問:文章是否如一些評論所言只為創立一種新的儲備貨幣?

  答:部分海外評論人士僅僅關注這兩篇文章中的部分內容,如關於在長期內創立“一種新的儲備貨幣”的想法。我認為這樣偏狹的報導是對文章的誤讀,並且也未能充分認識到周小川和其他中國學者為應對當前自“大蕭條”以來最為嚴重的危機所做出了思想貢獻。文章的貢獻意義在於,指出了危機的根源,並進而提出危機解決之道。

  問:根據文章內容,金融危機的根源究其原因究竟是什么? 

  答:人們廣泛認為,此次危機是經濟週期性下滑和過去十年中積累起來的規模龐大的全球金融失衡的無序釋放(即美國及部分歐洲國家難以為繼的債務的降低和去杠桿化)的雙重後果。同時,人們也廣泛認為,監管體系中的漏洞加劇了市場失靈,而且美聯儲在格林斯潘在任時所採取的過度擴張性貨幣政策推高了資產泡沫。

  周小川文章指出了現有國際貨幣體系中存在的體制性弊端和局限也是導致危機的因素。簡而言之,在目前的國際貨幣體系中,主要儲備貨幣發行國採取的貨幣政策會在全球範圍內造成嚴重後果。由於相關貨幣當局在實現其合法的國內政策目標過程中未能考慮這些外部效應,因此其政策可能會引發全球性不穩定。

  此外,現有國際貨幣體系未能反映出世界經濟在近年來所發生的深刻變化,是過時的,因此也是不適用的。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只需要七國集團或三國集團的中央銀行聯合干預就足以影響主要儲備貨幣的匯率,以此來推動國際調整,但現在卻不可能了。

  問:在二十國集團金融峰會召開之際,我們能夠推進的化解危機之道是什么?

  答:關於危機解決之道,文章的核心內容主要有兩點:首先,短期內應建立起適當的機制,以此來確保主要儲備貨幣發行國在實施貨幣政策時考慮到其全球性影響;其次,長期內應建立起一個有利於全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國際貨幣體系。這一過程中,在危機預防和危機處置方面,尤其是在確保主要儲備貨幣發行國的財政和貨幣政策不會導致不可持續的金融失衡現象方面,正在加速進行治理結構改革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負有不可逃避的責任。

  目前,在出現經常項目赤字的主要國家,公共部門的債務正在急速攀升,基礎貨幣也正在以更快的速度不斷增加,而當初正是這一現象將這個國家拖入了泥沼。為了全世界的利益,即將在倫敦召開的二十國集團峰會必須要確定危機的真正根源,並制定相應的解決之道。為應對危機,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做出了重要的資金貢獻,而其思想上的貢獻也同樣重要和寶貴。


    相關專題: 百年一遇 金融海嘯席捲全球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