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俄軍技合作前景廣闊 俄對蘇33技術有信心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3-24 16:50:05  


  中評社北京3月24日電/3月17日,俄羅斯軍工企業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人士在接受《簡氏防務周刊》採訪時明確表示,莫斯科與北京之間關於蘇-33艦載殲擊機的軍售談判仍在繼續,中俄雙方都希望能談成這份軍售合同,“此前有關談判停止且合同作廢的報道是不實的”。

  《漢和防務周刊》不久前報道說,由於擔心蘇-33生產技術遭到中方“克隆”,俄羅斯已決定拒絕按照中方的條件進行談判。分析人士指出,由於中俄雙方在知識產權問題上已達成協議,俄羅斯軍工企業不僅不會拒售蘇-33艦載機,而且也不會放過向中國推銷米格29K艦載機的機會。

  知識產權已不是問題

  有關蘇-33戰機合同被取消的說法,主要依據就是俄羅斯擔心中國會克隆其航空製造技術。然而,有關軍技合作方面的知識產權問題,其實已經在去年底中俄軍事技術合作委員會第13次會議上解決,當時俄國防部長謝爾久科夫率領軍售一線的領導來北京參加了此次會議,中俄雙方簽署了有關軍事技術合作領域保護知識產權的協議。這意味著在中俄隨後的軍技合作中,知識產權已經不再是雙方需要考慮的一個因素,而與會的俄聯邦軍事技術合作總局局長德米特裡耶夫更是明確表示:中俄雙方軍技合作在近期就會產生明顯的效果。

  果然,2月4日,俄羅斯國防出口公司總經理伊薩金就公開表示,中俄雙方已經簽署100多台АЛ-31ФН型航空發動機合同,該型發動機與殲-10戰機配套。伊薩金還指出,世界主流的分析家認為,中國還會繼續購買軍事運動機、加油機、預警機、艦載機及航空發動機,而且中國對防空裝備也非常感興趣。由於中國在俄對外軍售中的份額降低,伊薩金也作了解釋:“由於俄羅斯武器出品的範圍有擴大的趨勢,因此中國在俄羅斯對外軍售的份額很可能會降到10%,但我們對此並不擔心,因為總額仍然是非常高的。”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