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紐約華埠大火後:提倡家庭設逃生計劃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3-11 09:19:29  


 
  防患未然最要緊

  防火最緊要的是樓內裝有探測煙霧並發出警報以便人們逃生的裝置。每棟住房每層樓至少應有一個煙霧警報器。

  這里有一宗有關煙霧探測器的官司:三年前在一場火災中,一名在布魯克林居住的華人中年婦女嚴重燒傷,由於擅自拆掉房屋內的煙霧探測器,而令索賠幾近無望。後來火警部門查明起火原因是房東負責的電線出了問題,才令官司得以繼續。後來控辯雙方在庭外和解,該女子獲得巨額賠償金。

  為她代理意外傷害索賠案的律師戴禺表示,根據紐約法律,房東必須向房客提供煙霧探測器,如果房東沒有提供,就是房東的錯,房東要為此承擔相關責任。但在該案中,經調查發現,該婦女自己擅自把家中的探測器拿掉,也就是說責任在她自己,因此只能由她自己承擔法律責任。這一度讓索賠陷入無望中。但後來案件峰回路轉,火警部門查出起火原因是房東負責的一段電線出了問題。原告律師將房東和物業管理公司同時告上法庭,向兩方索賠意外傷害賠償。

  此外,防火安全還要注意:烹飪時一定要有人看管。我們要保持爐灶清潔。爐灶只能用於烹飪,不得作為他用。如果油脂起火,關掉爐頭,蓋上鍋蓋。切勿往火上潑水。取暖時,所有取暖器附近不要放置別的物件。移動式取暖器在離家或去睡覺時要關掉。移動式取暖器不得使用延長電線。

  還要提防一氧化碳中毒。有些家用電器和機器會產生無色無味的有毒氣體。以下器具不得在室內使用:發電機、碳烤爐、露營灶、汽車引擎或其他燃氣發動機。千萬不要用煤氣爐在室內取暖。

  如果失火,讓所有人撤退到屋外,全家人到一個指定地點會合,並立時打911求助。切勿返回進入燃燒中的房子或建築物。在打電話給911時,如果你不會說英語,設法告訴接線員你說什麼語言,以便找來翻譯協助。準備好告訴接線員發生了什麼緊急情況,在什麼地址。

  紐約消防博物館

  紐約市有一家消防博物館(New York City Fire Museum),它就在華埠附近的春街(278 Spring Street),有興趣的話,不妨去參觀了解,包閣下大開眼界。

  紐約市消防博物館不但代表了這個城市的消防發展史,而且,由於它在美國舉足輕重的地位,可以說,博物館也見證了美國的消防史。博物館珍藏的物品門類齊全,有大量的自18世紀直到現在的消防器材和相關的資料。其中包括許多罕見的消防工具,如早期的滅火桶、頭盔、消防帽和皮帶、燈具、內戰前的手動消防泵浦車,馬拉的消防車輛和早期的自動化裝置。  

  美國有著訓練有素的消防隊伍。這支隊伍的前身是殖民地時期的查夜工人,這些工人專門負責晚上街上的消防安全。如果發現火災,他們會即刻敲響自己手中的警報器,於是刺耳的鑼聲就會提醒當地居民,拿出滅火桶來滅火。直到1731年,當地居民的滅火桶還是滅火的唯一器材。

  博物館所收藏的最早的消防泵浦車是被稱為“發楠”(farnam)式泵浦車,大約建造於1790年,也可以說是北美最早的泵浦車,顯然,這比之滅火桶來說,已是極大的進步。這樣的泵浦車有兩個伸張的臂膀,左上右下的運動抽水和噴水,類似於現在的”蹺蹺板“。

  伴隨在這些泵浦車周圍的有一輛在當時非常先進的四輪水管車。這輛車由於參加在紐約皇后區的大火而名聲鵲起。這輛車近乎豪華的裝飾遮蓋了這輛車的實際功效。

  博物館同樣珍藏了大量後期的滅火器材。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美國原來存在的數以千計的蒸汽消防泵浦車因為鋼鐵回收而被拆毀,然而仍然有一些至今安放在博物館,供後人參觀。

  除了展出的設備之外,博物館還展出了數量驚人的其他消防服飾和工具。比較罕見的消防高音喇叭、消防服裝和徽章、信號工具和其它林林種種的消防小設備也在展覽之中。

  紐約消防博物館還收藏有2000多種消防部門的徽章和消防保險公司的廣告海報。由於數量實在驚人,博物館只能展出一部分。其餘的展品供各種臨時展覽時用,或者供學術研究。

  除了這些比較古老的展品,博物館同樣展出現代消防部門的服裝和器材。各種各樣的消防服和放火材料配以模型人等一系列的展示向遊客說明了當今消防部門的現狀和真實裝備。此外,博物館還經常邀請消防隊員來現場演講和授課。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