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專家:中國國防費投入適度 炒作無事實依據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3-07 09:44:31  


  中評社北京3月7日電/人民日報發表國防經濟研究專家衛和的文章指出,正在召開的十一屆全國人大會議宣布,2009年中國國防預算為4806.86億元人民幣,比上年預算數增加624.82億元,增長率為14.9%。如何看待中國國防費多年來的持續增長,成為當前輿論關注的一個焦點。 

  首先,應當看到中國國防費的投入是適度有限的。近年來,中國的國防費有了較大幅度的增長,似乎中國的國防費已經很多了,但如果以歷史的、聯繫的,而不是以孤立的、片面的觀點,來審視和分析中國的國防費問題,就會得出一個中國的國防費投入實際上並不多的客觀結論。從歷史上看,中國國防費投入的增長帶有明顯的補償性。根據國家統計局有關公開資料,從1979年到1989年,國防費平均增長為1.23%,與同期居民消費價格總指數平均上漲7.49%相比,實際年平均負增長超過6%。從1990年到1997年國防費年均增長15.8%,而同期居民消費價格總指數平均上漲9.7%,中國國防費排除物價因素後實際年均增長只有6.1%。直到1998年國家物價指數比較平穩之後,為降低長期經費不足給國防和軍隊建設帶來的影響,國防費投入才逐步有了較大幅度的實際增長。在長達10多年的“忍耐”過程中,中國國防和軍隊建設因經費不足而受到很大影響。

  從中國自身的情況看,中國國防費的支出也是極其有限的。以這次兩會公布的有關數字為例,2009年中國國防費預算比上一年度執行數增加了14.9%,占全國財政支出預算的6.3%,與前幾年相比,所占比重略有下降,而同期教育費增長22.5%、醫療衛生費增長20.9%、社會保障和就業費增長23.1%、環境保護費增長22.3%、保障性安居工程經費增長199.6%,可見國防費的增長在各項社會事業費的增長中是相對偏低的,中國始終堅持把主要的財力用於改善民生。

  再從國際上看,中國與美、英、法、俄、日等西方國家相比,無論是國防費占國家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重(%)還是占國家財政支出的比重,無論是國民人均國防費還是軍人人均國防費投入等主要指標都是比較低的(如左上表所示)。 

  其次,應當看到中國適度增加國防費投入是完全正當合理的。中國是一個尚未統一的發展中社會主義大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擁有22000多公里的陸地邊界、32000多公里的海岸線和300多萬平方公里的海洋國土,是世界上陸地邊界最長、鄰國最多、跨界民族眾多的國家,周邊安全環境十分複雜,維護國家主權、安全、領土完整的任務非常艱巨,需要建設與國家安全和發展利益相適應的鞏固國防和強大軍隊,適度增加國防費投入是完全必要的、正當的和合理的。

  適應世界新軍事革命的新發展,中國需要加大對軍隊機械化和信息化復合發展的投入,大力推進中國特色軍事變革,適當增加高科技武器裝備及其配套設施,提高軍隊打贏信息化條件下局部戰爭的核心軍事能力。

  適應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和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的新形勢,軍人生活待遇需要正常改善, 特別是去年以來消費價格指數上漲的情況下,基層官兵的夥食費需要適當增加。同時受全球性石油價格波動的不確定性影響,軍隊戰備訓練和生活保障的油料購置投入也會發生變化。

  適應完成多樣化軍事任務的新需求,中國需要適當加強軍隊搶險救災、反恐維穩等非戰爭軍事行動能力建設,進一步加大投入,配備必要的裝備設施,組織開展必要的專業訓練和演習,改善邊海防等艱苦地區部隊執勤、訓練和生活條件,支持駐四川汶川地震災區受災部隊基礎設施恢復重建等等,這些都需要大量的經費作為保障。

  適應中國積極參與國際合作、履行國際義務的新要求,不斷加強和擴大對外軍事交流與合作,廣泛參與聯合國維和、國際反恐、緊急救援、打擊海盜、區域安全合作等活動,對於維護世界和平穩定、促進共同發展、展現負責任大國形象發揮了很好的作用。比如,以中國軍隊某工兵團為主組建的中國國際救援隊就曾多次參與國際地震救援行動,在世界上廣受好評。

  目前,中國海軍艦艇編隊正在亞丁灣、索馬里海域執行護航任務,他們既為中國商船護航,也為聯合國糧食計劃署等國際組織以及需要幫助的其他國家的船舶進行護航。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