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經濟增速“保八”雖然困難重重,但實現這個目標完全可能。 |
中評社北京3月10日電(評論員 張沐)連日來,北京的中國兩會代表委員紛紛熱議有關溫總理提出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增加政府支出,以及為擴內需、保增長、保發展實施的總規模達4萬億元人民幣的經濟刺激計劃,尤其是全年的財政赤字預算達到了空前的9500億元。而去歲末不少專家對2009年度全國財政赤字的預測還只有3000億元。按說,中國是當今世界上惟一保持良性經濟增長的大國,全球金融海嘯對中國的金融體制影響很有限,受到衝擊的主要是實體經濟。針對性地調整產業結構和出口結構,因應國際市場萎縮擴大內需,似乎無須如此大動干戈、背負龐大赤字,到底所為何來呢?
認真加以辨析,似乎可以看出有四方面的原因:
一是中國多年來一直處於雙位數的經濟增長,去歲由於世界性危機嚴重影響外向型經濟,出口明顯下滑,GDP增速首次回落到個位數即9%,東部沿海許多專營出口的中小型企業破產,加以投資市場節節下挫,住房、汽車、鋼鐵、建材諸多行業出現不景氣現象,在在引起政府的高度警惕,及時地調整財政貨幣政策來應對。然而,很多專家還在大聲疾呼“西方的狼來了”,似乎危機將全面侵入並出現經濟的泡沫化現象。當然,防範危機,挽救經濟,響鼓重錘,也許可以先行康復。
二是中國規劃到2020年實現小康社會,達到中等發達國家的水平。要實現這一目標有必要保持整體發展的良好速度,既不能停滯,更不能出現倒退或走彎路。這是中國領導層的既定方針,也是胡錦濤為首的現領導體制的執政責任和必須兌現的承諾。
三是中國受到衝擊的產業經濟,出現了諸多的經營困難,企業收縮裁員、倒閉現象日形嚴重。僅由於此次金融危機而失去工作或沒找到工作而返鄉的農民工就有2000萬之多,還有750萬大學畢業生待分配工作,以及每年新增的龐大勞動力群,可以說嚴重的就業壓力成為當局迫切需要解決的重大課題,故而溫家寶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專門提出要實施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中央財政擬投入420億元資金。
四是中國主張構建和諧世界,承擔大國責任。改革開放30年來,中國頗得益於引進外資與對外經貿的強勁發展。在當今世界經濟越來越一體化的時代,國際間產供銷關係越來越緊密,從長遠來看,各國的經濟依存度不容忽視。重要的是,中國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採取一系列經濟措施,卻沒有任何排外和單純的保護主義手段。還一再組織經濟代表團赴歐洲等地洽談大規模採購訂單,包括中國握有近2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以及大量美國國債,且並不落井下石,顯示出擺脫世界危機國際觀,互濟互助、共扶時艱的積極態度和大國風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