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瑞銀也看好:中國會最快走出衰退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3-05 17:03:15  


  中評社台北3月5日電/瑞士銀行亞太區首席投資策略師浦永灝上午表示,全球經濟衰退也嚴重影響中國出口,雖然中國並沒有出現經濟衰退趨勢,但未來很難維持雙位數的經濟成長率。但由於中國政府行政效率較高,金融體系國營較大,在這次經濟衰退是可能會第一個走出影響的國家。

  不過,瑞銀認為,即使中國動輒撒出數兆人民幣銀彈擴大公共建設及激勵內需市場,但在國際經濟景氣衰敗的連鎖效應下,未來中國維持6%到8%經濟成長率,都已經很不容易了。

  聯合晚報報道,浦永灝報告時表示,這波金融危機造成的損失上看2兆美元,目前全球金融體系已經打消5000億美元的壞帳,但目前美國政府已經拿出1.5兆美元要打消金融壞帳,但還有5000億美元缺口,有可能成為市面上預測第二次金融危機。

  至於目前經濟發展朝通縮還通膨?浦永灝說,現在利率不斷跌到趨近於零,人民不想消費,只剩下政府願意支出,政府支出只會減緩通縮壓力,目前全球最大問題在於如何縮短通縮時間,以台灣發放消費券就是一個刺激消費的方式。

  目前因為東歐危機讓歐元區經濟出現比較沈重壓力,不只對歐元貨幣如此,亞洲貨幣也是有一定的壓力,在未來六個月內,美元因有避險功能,因此需求還是強勁。但長期來說,因為美國有雙赤字的經濟壓力,由於缺乏經濟支撐,長期來說美元不屬於強勢貨幣。至於日幣來說,因為欠缺避險需求,日幣走勢與日本自身經濟發展有密切相關。

  東歐地區除了俄羅斯有比較雄厚的外匯存底外,其餘各國在發展經濟上也是舉債較高之處,因此可能需要觀察是否會出現經濟危機。而其他新興地區,亞太地區都屬於比較穩健。以中國來說,浦永灝認為最大危機在於能否審慎處理失業問題,特別是2000多萬的失業人口,將形成很大的社會問題。 

  PMI續彈 陶冬:中國將率先復甦 
 
  中國二月份採購經理人指數持續出現反彈,瑞信證券中國首席經濟學家陶冬指出,全球的刺激經濟方案已經轉化成中國的訂單,加上內部的刺激經濟計畫,以及沒有資金緊縮壓力,雖然不會快速大幅復甦,但有信心中國將領先全球,緩步走出景氣衰退期。

  在刺激內需方案帶動下,中國二月份的PMI指數反彈至49,距離中性的50只低了一個點,其中新接訂單指數更反彈至代表成長的50.4,主要受惠於機械訂單的需求,陶冬認為,這主要受惠於政府的刺激內需方案,但鋼鐵業的新接訂單則出現衰退,也顯示出出口和中國房市的需求仍然相當疲弱。

  此外,出口訂單指數則反彈至43.4,陶冬認為,這雖然代表貿易狀況出現改善,但在全球景氣仍低迷不振的情況下,市場不應過度樂觀來解讀。

  陶冬強調,各國領導人都在談刺激經濟,要採取擴張財政政策,這些政策未來都將成為中國的訂單來源,而且當其他國家和企業都面臨資金緊縮的壓力時,中國的銀行業卻仍持續在放款,因此他看好中國將衰先走出經濟衰退。不過,由於海外訂單需求仍疲弱、民間投資持續不振,加上失業率還會攀升一段時間,經濟不太可能大幅反彈。

  此外,陶冬也指出,考量經濟成長展望已有改善跡象,加上考量食物價格走揚可能會帶來通膨壓力,預期中國人民銀行短期內再降息的機率不高。

  對於中國股市,瑞銀證券認為,PMI指數持續反彈,證明中國經濟可望逐漸穩定,其中在新接訂單指數上,投資和出口產業的反彈幅度大於食品飲料產業,令人訝異,因為後者較容易受惠於內需題材。假如未來有更多數據顯示中國經濟趨於穩定,預期中國股市的投資評價將被調升,尤其是國企股和紅籌股受惠最多。 


    相關專題: 全國人大、全國政協十一屆二次會議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