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龐建國:獨派反ECFA,替代方案何在?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3-05 11:18:17  


台灣競爭力論壇上午舉辦“兩岸簽署ECFA的主權爭議”研討會。(中評社李仲維攝)
  中評社台北3月5日電(記者 李仲維)針對馬英九提出兩岸簽署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onomic Cooperation Framework Agreement, ECFA),文化大學中山研究所教授、海基會顧問龐建國上午對此表示,兩岸經貿正常化的結果,將促使兩岸經貿關係更趨緊密,它的政治意涵可能不利於台獨的主張,這是獨派反對ECFA的主要原因,但除了反對之外,外界看不到獨派的替代方案是什麼。

  台灣競爭力論壇上午舉辦“兩岸簽署ECFA的主權爭議”研討會,與會的台灣大學政治系教授張亞中表示,為了追求最大的絕對效益,兩岸光簽ECFA是不夠的,兩岸應該進一步形成蕭萬長主張的兩岸共同市場。他認為,ECFA是一個使貿易便捷化、自由化的措施,在本質上,它是以自由制度主義為架構,可是在運作時仍是以現實主義、資本主義弱肉強食的精神來運作,在這樣的架構下,小的經濟體固然可以獲利,但是大的經濟體因為有買方的市場,也可以得到更多的發言權,這也是台灣內部反對ECFA的理由。

  張亞中以歐洲共同市場為例說,英國、丹麥、荷蘭、比利時、盧森堡應該不會比台灣笨吧?這些國家都瞭解到,對小的經濟體來說,歐洲共同市場比自由貿易來得好,台灣為什麼不會想到?也不會推動呢?他認為相當可悲的是,台灣某些人不但不會想到,連與大陸簽署最基本的ECFA都要反對。

  龐建國指出,馬英九所說的ECFA,其實就是一般國家在簽署自由貿易協定(FTA)之前,可能會先簽署的Trade and Investment Framework Agreement(TIFA),TIFA的功能主要是規範協商的項目、順序和時程,所以先用TIFA來設定議程,整理出先後順序,對於迫切的項目可以利用早期收穫條款先行處理,例如石化、紡織、汽車零件和機械工業等等,台灣可以在和大陸簽署ECFA的時候,先將這些項目的關稅減讓協議簽署完成。

  龐建國指出,兩岸若簽署ECFA,這項協議最後的名稱以及內容會是兩岸都可以接受的,不會出現大陸和香港所簽署的CEPA那樣,有一國兩制之類的用語出現。龐建國認為,兩岸經貿正常化的結果,將促使兩岸經貿關係更趨緊密,它的政治意涵可能不利於台獨的主張,這是獨派反對ECFA的主要原因,但除了反對之外,外界看不到獨派的替代方案是什麼?

  台灣競爭力論壇副秘書長謝明輝認為,ECFA的性質類似於自由貿易協定,主要內容屬於經濟議題,正如馬政府一再強調的,簽署ECFA無關主權問題,既然無涉主權爭議,自然無須訴諸於公民投票來決定簽署與否。

  謝明輝建議,政府應該積極研議ECFA的具體內容,並公開解釋何謂ECFA,並在簽署之前向“立法院”報告或舉辦公聽會來擴大社會參與,如此才能有效推動ECFA的簽署。


    相關專題: 兩岸新局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