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兩會新華視點:網路監督在爭議中彰顯力量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3-04 18:15:36  


2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中國政府網與網友線上交流。新華社
  中評社北京3月4日電/記最近,雲南晉寧看守所發生一名在押人員死亡事件,在網民的持續追問和參與中,司法機關介入調查並公佈了真相。 

  新華社“新華視點”的特稿指出,從“華南虎照”當事人被判刑到“史上最牛房管局長”被立案調查,從深圳海事局官員猥褻女童被“雙規”到廣東幹部出國考察清單被公佈……一年來,網路監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進入公眾視野。 

  然而,網路監督又常常捲入爭議的漩渦。侵犯隱私權、虛假資訊、扭曲誇大等種種問題一直備受詬病。 

  在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進程中,應當如何看待這一新現象?兩會代表、委員紛紛發表見解。

  網路監督最接近百姓生活 

  近日,廣東肇慶端州區區長等人以“考察”為名出國旅遊被曝光一事,給全國人大代表、華僑大學法學院副院長戴仲川留下了深刻印象:“我在網路視頻上看得很清楚,他們去哪玩,都是什麼名字和職務,從出發到每天日程都有。這種圖像都在那裏,紀檢部門就得馬上介入,否則無法交代。” 

  他認為,網路監督的力量大大壓縮了“暗箱操作”的空間:“過去出了問題有人還可以封鎖消息,而在網路時代,做了就很難掩蓋,大家手機拿起來就可以拍,幾分鐘內就可以發送到網路上,立刻就會產生爆炸性效果。” 

  網路監督最大的優勢在於其便捷性和廣泛性,讓公眾多了一個自由表達的空間。全國政協委員、上海交大法學院教授王曦說,跟其他表達意見的方式相比,網路監督所受限制最少,“門檻”最低,最接近百姓的日常生活。 

  多位代表委員認為,網路監督已經成為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一種新形式。全國人大代表、福建省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李明蓉說,網路監督的興起,本身就是公眾民主意識增強的體現;而網路又為公眾行使知情、表達、參與、監督四大民主權利提供了新的技術支援。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王利明說:“過去,各級政府文件很少與百姓見面,《政府資訊公開條例》頒布後,一些政府的紅頭文件開始在網上公佈,吸引網民對其合理性進行討論。那些群眾反映強烈的類似亂收費、亂罰款的文件根本經不起推敲,難以出台,這是一個很大的亮點,也可視為民主監督的可貴進步。” 

  “陽光是最好的反腐劑。”全國人大代表、福建省科技廳副廳長杜民說:“來自網路的監督,對政府部門是一個挑戰,因為一個事情處理不好,便會在網路上放大。如果你不適應,肯定很被動。”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專題: 全國人大、全國政協十一屆二次會議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