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許世銓:兩岸關係進入和平發展軌道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3-04 10:05:46  


  中評社台北3月4日電/熟悉大陸對台政策的專家許世銓說,當前兩岸關係已進入一個和平發展的滾動軌道,兩岸可根據“先易後難、先經濟後政治”的原則增加互信。 

  中央社報道,許世銓現任大陸全國台灣研究會副會長,過去曾擔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台灣研究所所長。他在接受中央社記者專訪時,暢談他對兩岸關係的看法。 

  首先,總體而言,他說,兩岸關係自去年中出現轉折,進入了一個能夠令人期待的和平穩定發展的願景;而兩岸關係從去年至今的發展也是順利的,包括實現了“大三通”,雙方的人員交流更是大幅增加。 

  在政治上,兩岸也回到“九二共識”,使兩岸關係的發展有了一個政治基礎;經濟上,雙方也正討論如何應對金融危機。 

  許世銓說:“可以說,兩岸關係進入了一個和平發展這樣一個滾動的軌道。從現在發展勢頭來看,前景是令人樂觀的,今後兩岸的合作互動會進一步朝著良性互動發展。” 

  但他也表示,兩岸關係並非一帆風順,既有舊問題,在交往中也會出現新問題,如主權問題、兩岸關係的定位等。 

  他說:“問題很多,將來兩岸加上島內台獨勢力,雖然其能量有限,但要搗亂,兩岸關係發展也不會順利。” 

  對於兩岸經貿協議一事在台灣引起激烈爭辯,許世銓說,台灣方面先是提出“CECA”,現在又提出“ECFA”。在這個問題上,台灣先要內部統一的看法。 

  至於台方今後提出甚麼建議,相信大陸方面都會根據“互利雙贏”的原則進行商討。 

  許世銓並說,未來兩岸的經濟合作機制就是兩岸的事,可以不涉及“一中”意涵。事實上,兩岸也是在這個基礎上解決了“三通”問題的。 

  被問到兩岸簽訂經貿協議後,是否有利於台灣加入與東協的經貿框架,許世銓說,台灣與大陸簽訂有關協議,其目的就是要避免經濟被“邊緣化”,包括與東協的關係。 

  因為,如果明年大陸與東協在“十加一”的框架下達成零關稅協定,兩地進口的許多產品就是零關稅,那麼,就沒有人購買台灣產品。 

  對此,許世銓說:“我們也注意到台灣的憂慮,所以,要特別注意,有一個非常重要的表態,就是‘胡六點’裡面,他特別講,兩岸關係正常化,我們會考慮兩岸經貿關係的發展與地區經濟合作機制的銜接問題。” 

  他說,這一點非常重要。就是說,大陸方面看到台灣的需要,也積極回應。 

  他解釋,“胡六點”所提到的地區經濟合作機制銜接問題,當然包括東協。 

  但許世銓強調,在兩岸與地區的經濟合作機制銜接上,大陸會堅持“一個中國”原則,這是絕對不能受侵犯的。 

  在台灣爭取國際空間的問題上,許世銓表示,胡錦濤曾說過,兩岸在“一個中國”基礎上通過協商會找到一個合情合理的辦法,這是積極的表態。 

  因此,雙方應就此交換意見,而他相信兩岸已就此交換了意見。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去年代表馬英九出席APEC會議,就是一個例子。 

  他說,如果雙方不溝通,不會有這樣的結果。 

  許世銓進一步說,按照其個人看法,解決台灣的國際空間問題有3個原則:一中原則、個案原則、換位思考(雙方都要照顧到對方的利益)。 

  此外,所謂的國際空間問題還有不同層次,一是民間性質的,如奧運會;另一個是政府間的組織,但又不是聯合國組織,這方面有亞銀;第三類是聯合國組織,這是最難解決的,因為它有誰代表中國的問題,而聯合國至今只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 

  但大陸方面對第三類組織也做了一些細化分別。許世銓說:“就是說,聯合國內有政治性組織,譬如安理會,這沒甚麼好討論。另外,就是必須是成員國參加。但是,它還有功能性組織,比如‘WHO’。我們把它分得很細。” 

  他說:“功能性組織方面存在空間,我們能夠照顧台灣的,就照顧。” 

  他進一步解釋,台灣要參加“WHO”是不可能的,其下面的“WHA”則有空間。 

  至於個案處理原則,這是因為找不到一個“一籃子”的解決方案,因此需要個案處理;而在個案處理上,兩岸很快就要面臨“WHA”的問題。 

  另外,被問到兩岸能否結束軍事敵對狀態及簽訂和平協議,許世銓說:“我們也說了,作為第一步,可以先結束敵對狀態,簽訂一個協議,但這個問題就很複雜,涉及和平協議的政治定位,比如是框架性協議,或是具體內容協議,以及是否分步走解決等。” 

  他說,大陸對此沒有時間表,不會人為劃線,而是等待瓜熟蒂落,水到渠成,待雙方經過協商談判後,大家都接受了,那就自然達成協議。 

  在呂秀蓮能否訪問大陸一事上,許世銓表示,“胡六點”已講清楚,只要是支持兩岸和平發展及以適當身分,任何人都可以來。 

  他特別指出,這次大陸方面回應呂秀蓮訪問大陸一事上,沒有說“妳要放棄台獨”、“承認台灣是中國一部分”或者是“新三句(即兩岸同屬一中)”。 

  對於兩岸關係今後的發展,許世銓說,兩岸正在漸進的過程中增加互信,而這需要時間驗證,並通過積累使其增進。 

  此外他說,兩岸問題很多,要抓核心,不能一把抓。他說,去年5月後,兩岸關係出現前所未有的機遇,而大陸方面根據兩岸及國際形勢做出判斷:這個東西急不得,只能先易後難,先經濟後政治。 

  他說:“先易後難,先經濟後政治,是要讓人看到實際成果,以便大家更支持兩岸關係的發展。” 

  總結而言,他說,北京對處理台灣問題愈來愈有信心,也有耐性,因為它知道欲速則不達;兩岸分隔了50年,還有國際上的複雜背景,不是一下子能夠解決的,“我們有充份的思想準備”。 

  解決台灣問題主要靠大陸。他說:“……對台灣來說,大陸發展不好,難以談統一;用武力統一,人心也不服。” 

  但他強調,在兩岸交往中,大陸維護“一中”原則與領土主權不能分割的立場是堅定的,沒有討價還價的餘地,也是對台政策的底線。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