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3月3日電/今年“兩會”,將有約20名來自航天界的代表委員出席,其中包括多位參與神七、嫦娥一號發射任務的官員和專家。據香港《文匯報》報道,在成功發射“神舟”系列飛船和“嫦娥一號”後,有代表委員提出,建立以應用衛星為主的天基應急救援系統已迫在眉睫。這種俗稱為“太空救援隊”的體系組建,將對國家經濟建設和軍事應用產生重大影響。
航天界代表、委員透露,中國已初步形成對地觀測衛星、通信衛星、導航衛星等在內的“太空救援隊”。這支“太空部隊”在2008年汶川地震中小試身手,共有9種型號15顆衛星參與了救災工作。
據悉,國際上的航天大國,目前都在研究建設天基綜合信息網。未來學家預測,到2010年衛星傳送信息將成為全世界最普遍的信息傳輸方式。所以,天基通信、天基廣播、天基探測、天基偵察、天基遙感、天基定位均會在應急系統中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
代表、委員們認為,目前中國的“太空救援隊”僅僅是解決了“有和無”的問題,距離充分發揮作用還有較大進步空間。航天界人士將在今年“兩會”推廣這一概念,並提出加快建設天基應急救援系統的建議。
來自航天界的代表委員,是歷年“兩會”中的焦點人物。航天科技集團第六研究院院長譚永華、國防科工局月球探測中心主任胡浩,以及原任酒泉衛生發射中心司令員、後升任國防科大校長的張育林都是本屆全國人大代表中的航天精英。
而外界熟知的嫦娥一號衛星系統總指揮兼總設計師葉培建、空間技術專家戚發軔院士、國防科工局科技委主任欒恩傑等權威專家則是本屆全國政協委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