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平安董事長馬明哲08年薪酬將分文不取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2-24 14:51:36  


平安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馬明哲
  中評社北京2月24日電/去年因“高薪門”陷入輿論漩渦的馬明哲近日做出一個可能將令外界吃驚的決定——在將於近期公布的中國平安2008年年報中,這位董事長兼CEO的薪酬一欄,將只剩下幾個並列的“0”。

  21世紀經濟報道報道,“挨了一年罵的馬明哲,期望以‘分文不取’的姿態顯示自己與全體員工共度時艱,謀求業績增長的決心。”接近馬明哲的平安方面人士向本報記者透露,“年景不佳,以及痛惜富通投資虧損等因素,促使他作出這項決定。”

  本報記者就此向平安新聞發言人盛瑞生求證,盛瑞生表示“基本屬實吧”。隨後又表示公司高管薪酬和業績公布,在今年4月公司業績公布和年報會予以披露。

  白幹一年

  2008年的中國平安可謂流年不利:年初的再融資風波、“高薪門”,到金融海嘯中富通投資的巨虧,導致昔日這個資本市場的寵兒業績重挫。此前,投行界人士普遍猜測馬明哲薪酬將會下降50%以上,主要依據在於平安的薪酬體制是與績效高度掛鈎。在高管薪酬中占80%的業績獎金及期權兌現可能受到影響。

  據2007年年報,中國平安連續第二年成為最貴A股高管的聚集地,掌門人馬明哲的稅前薪酬達6616.1萬元,其中底薪約400餘萬元,約占7%,其餘93%是獎金與期權。

  以馬明哲為首的高管層的高薪,緣於平安的薪酬制度及長期激勵計劃。隨著2007年中期該公司長期激勵計劃的首次支付,4.93億元的獎金被超過400名中國平安員工分享,這使得馬明哲的稅前獎金部分達到天價的6132.0萬元。

  2007年是2004年平安第一批長期激勵計劃兌現的首年,執行日附近H股均價為52.74港元,昔日授予價為10.33港元,則4192萬股虛擬期權中首期1397.33萬股的兌現金額為5.93億港元,實際發放的金額為4.93億元。這一項獎金,構成平安高管2007年薪酬暴漲的中堅力量。

  “這個期權設置時,根本沒有想到股市會這麼瘋狂,股價會長得那麼高。”平安內部人士說,這個期權計劃本質上是股票增值權。行權者拿的是行權時的股價和上市時股價之間的差值。

  “平安上市一年後,股價只漲了兩元左右,一直到2006-2007年,股價才大幅攀升。而且,整個管理團隊的行權金額不能超過年度利潤的4%,所以大家對期權本來沒有太高的期待”。

  2007年的股市瘋狂、平安利潤巨幅增長,讓期權變成了印鈔機。不過,據上述接近馬明哲的人士說,除去納稅和公益捐贈,馬明哲2007年實際上只拿到這筆總收入的三分之一左右。

  2008年,世事巨變。金融海嘯,股災,投資失利,融資時機不當等等,一夜間把這個馬明哲這個一年前的金融明星推入負面批評的漩渦,他的高薪成為輿論火力轟擊的焦點。

  按照昔日定下的長期激勵計劃,2004年授予期權的二期部分與2005年授予期權的首期部分應在2008年中期兌現,按被定為支付日的6月24日H股收盤價57港元計算,2004年的二期部分涉資6.52億港元。此外,2005年授予1572萬股期權(授予價12.47港元)的524萬股首期部分同樣價值2.33億港元。對此,在不考慮其它因素的前提下,2008年平安員工藉此部分獲得的獎金總額可達8.85億港元,較上年增長49.42%。

  而按另一份公開文件,在2004、2005兩年中,平安高管團隊在4192萬股與1572萬股的虛擬期權中分別分得1103.8萬股和343.6萬股,則高管團隊按比例可獲得2.23億港元的長期獎勵。

  但按照平安虛擬期權計劃中的規定,上述獎金想落入高管團隊的口袋,還得達到上述的“行權總額必須低於當年預測利潤4%”的硬性要求。這就意味著,2008年中國平安按國際財務報告準則口徑下的利潤總額必須超過221.31億元。這顯然難度極大。

  如今,在占薪酬絕對比重的長期激勵計劃之外,馬明哲又作出連底薪都不領取的決定,由此成為真正的“白領”,在2008年全年顆粒無收。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專題: 百年一遇 金融海嘯席捲全球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